种好寿光菜 “蔬”写山海情
本报记者 熊程成
初秋时节,天气晴好。在鲁渝(寿光)蔬菜现代产业园——南门科技示范园,蔬菜大棚、村庄、道路、河流与蓝天白云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田园画卷。
近年来,我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抢抓新时代鲁渝协作新机遇,与山东省寿光市展开深入合作,建设鲁渝(寿光)蔬菜现代产业园,让“寿光模式”在我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打造东西部协作样板。
在推进过程中,我区从基地建设、品牌打造等方面实施“六统一分”运营模式,力争到2027年在全区发展“寿光标准”蔬菜10万亩,年产高品质蔬菜40万吨,实现年产值40亿元,提供5000个就业岗位,带动人均增收近万元。
“寿光模式”跑出开州加速度
硕大的螺丝椒、清香的黄瓜、红彤彤的小番茄……鲁渝(寿光)蔬菜现代产业园——南门科技示范园里,“开州产”寿光蔬菜进入采摘旺季,村民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每天有1万余斤高品质绿色蔬菜从这里销往全国各地。
鲁渝(寿光)蔬菜现代产业园——南门科技示范园于2022年9月开工建设,截至目前,我区按照“寿光标准”定植辣椒、黄瓜、茄子、西红柿等40万余株,通过标准化生产、精细化管理,这些蔬菜生长旺、抗性强、品质好。
鲁渝(寿光)蔬菜现代产业园的建设,要从2022年7月26日召开的山东省寿光市·重庆市开州区东西部协作联席会议说起。当天,两地就深化寿开协作、做好产业对接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会议指出,鲁渝协作十三年,已经向全面、全域和双向协作迈进,亟需打造一张新名片,培育一项新成果。
经过反复论证和调研,一个月后,两地正式达成协议——引进山东寿光农发集团,与重庆湖山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打造鲁渝(寿光)蔬菜现代产业园。
打铁要趁热。从协议达成的那日起,我区坚持规划引领、试点先行、分步推进,仅用一百天的时间,就建成首期400亩试验示范项目。经过科学管护,2023年春节前夕,第一批寿光螺丝椒上市。同一时期,我区还成立了鲁渝(寿光)蔬菜现代产业园建设指挥部,定期研究重大事项、重大政策、重大问题。
记者了解到,为推动“寿光模式”扎根开州,寿开两地国企出资合股成立了重庆鲁渝协作蔬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作为投资、建设、经营主体,连接政府、市场和村集体经济组织。
作为“中国蔬菜之乡”,寿光将先进技术、生产标准及设施蔬菜解决方案推向全国,在陕西安塞、四川北川以及江西井冈山、瑞金等地建设大型蔬菜基地,而开州的建设速度和推进力度全国领先。
形成“寿光模式”开州版本
一株番茄能长成番茄树,累计结果几千斤。这是寿光蔬菜专家在鲁渝(寿光)蔬菜现代产业园——临江孵化园培育的“西红柿树”。他们还给大棚“盖棉被”,在辣椒地里铺稻壳……利用科学技术培育出多种高品质的蔬菜瓜果。
据了解,我区结合本地土壤、气候等条件,大力借鉴寿光“六统一分”运营模式,探索出适合开州的品种搭配、设施建设、最佳茬口、水肥管理方案,形成了“寿光模式”开州版本。
同时,我区还着力推动产业模式链条化、高端化,实现从大田菜到设施菜、人工控到智慧管,重生产环节到打通产加销和产学研全环节、重数量到追求品种品质品牌的迭代升级。我区借助寿光农发集团大数据体系,配置水肥一体化智慧农业设备,系统推进种子种苗标准化,生产管理智能化,树起了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升级的标杆。
此外,我区在生产经营利益分配上注重多元一体、各方受益,探索蔬菜公司自主经营、大户加农场主联合经营、农户承包经营三种运营模式。建立了国有企业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投资经营主体与分户生产劳务单体,开州企业与寿光企业多方联动、互利共赢的利益联接机制。其中,农民群众除了土地流转收入、务工收入外,还可通过分红、承包经营等方式实现再分配收益。
将“寿光菜”培育为“开州菜”
今年以来,我区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六届二次、三次全会精神,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渝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始终把鲁渝(寿光)蔬菜现代产业园作为鲁渝协作“示范工程”、潍开协作“牵引工程”、寿开协作“一号工程”、政企合作“高效工程”来打造,在万达云等周边市区县发展“产业飞地”,扩大“寿光模式”蔬菜基地种植面积。
同时,做好首期400亩试验示范基地建设经验总结,推动重庆鲁渝协作蔬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高质高效运营,按照“跳一跳、够得着”要求,锚定2023年建设目标任务,倒排工期、压实责任、强化督导、全力冲刺,确保蔬菜产业发展达到预期。
此外,我区建立健全农户土地流转模式、集体经济组织分红成和公司利润分配等制度,巩固“寿光模式”在开州取得的制度成果和工作体系,提炼出适合我区蔬菜产业发展的“开州模式”,为全市发展设施蔬菜提供借鉴参考。
目前,寿开两地正积极筹备2024年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开州分会场活动。下一步,还将在开州筹建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分中心,引进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立高山(寿光)蔬菜研究中心。
初秋时节,天气晴好。在鲁渝(寿光)蔬菜现代产业园——南门科技示范园,蔬菜大棚、村庄、道路、河流与蓝天白云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田园画卷。
近年来,我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抢抓新时代鲁渝协作新机遇,与山东省寿光市展开深入合作,建设鲁渝(寿光)蔬菜现代产业园,让“寿光模式”在我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打造东西部协作样板。
在推进过程中,我区从基地建设、品牌打造等方面实施“六统一分”运营模式,力争到2027年在全区发展“寿光标准”蔬菜10万亩,年产高品质蔬菜40万吨,实现年产值40亿元,提供5000个就业岗位,带动人均增收近万元。
“寿光模式”跑出开州加速度
硕大的螺丝椒、清香的黄瓜、红彤彤的小番茄……鲁渝(寿光)蔬菜现代产业园——南门科技示范园里,“开州产”寿光蔬菜进入采摘旺季,村民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每天有1万余斤高品质绿色蔬菜从这里销往全国各地。
鲁渝(寿光)蔬菜现代产业园——南门科技示范园于2022年9月开工建设,截至目前,我区按照“寿光标准”定植辣椒、黄瓜、茄子、西红柿等40万余株,通过标准化生产、精细化管理,这些蔬菜生长旺、抗性强、品质好。
鲁渝(寿光)蔬菜现代产业园的建设,要从2022年7月26日召开的山东省寿光市·重庆市开州区东西部协作联席会议说起。当天,两地就深化寿开协作、做好产业对接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会议指出,鲁渝协作十三年,已经向全面、全域和双向协作迈进,亟需打造一张新名片,培育一项新成果。
经过反复论证和调研,一个月后,两地正式达成协议——引进山东寿光农发集团,与重庆湖山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打造鲁渝(寿光)蔬菜现代产业园。
打铁要趁热。从协议达成的那日起,我区坚持规划引领、试点先行、分步推进,仅用一百天的时间,就建成首期400亩试验示范项目。经过科学管护,2023年春节前夕,第一批寿光螺丝椒上市。同一时期,我区还成立了鲁渝(寿光)蔬菜现代产业园建设指挥部,定期研究重大事项、重大政策、重大问题。
记者了解到,为推动“寿光模式”扎根开州,寿开两地国企出资合股成立了重庆鲁渝协作蔬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作为投资、建设、经营主体,连接政府、市场和村集体经济组织。
作为“中国蔬菜之乡”,寿光将先进技术、生产标准及设施蔬菜解决方案推向全国,在陕西安塞、四川北川以及江西井冈山、瑞金等地建设大型蔬菜基地,而开州的建设速度和推进力度全国领先。
形成“寿光模式”开州版本
一株番茄能长成番茄树,累计结果几千斤。这是寿光蔬菜专家在鲁渝(寿光)蔬菜现代产业园——临江孵化园培育的“西红柿树”。他们还给大棚“盖棉被”,在辣椒地里铺稻壳……利用科学技术培育出多种高品质的蔬菜瓜果。
据了解,我区结合本地土壤、气候等条件,大力借鉴寿光“六统一分”运营模式,探索出适合开州的品种搭配、设施建设、最佳茬口、水肥管理方案,形成了“寿光模式”开州版本。
同时,我区还着力推动产业模式链条化、高端化,实现从大田菜到设施菜、人工控到智慧管,重生产环节到打通产加销和产学研全环节、重数量到追求品种品质品牌的迭代升级。我区借助寿光农发集团大数据体系,配置水肥一体化智慧农业设备,系统推进种子种苗标准化,生产管理智能化,树起了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升级的标杆。
此外,我区在生产经营利益分配上注重多元一体、各方受益,探索蔬菜公司自主经营、大户加农场主联合经营、农户承包经营三种运营模式。建立了国有企业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投资经营主体与分户生产劳务单体,开州企业与寿光企业多方联动、互利共赢的利益联接机制。其中,农民群众除了土地流转收入、务工收入外,还可通过分红、承包经营等方式实现再分配收益。
将“寿光菜”培育为“开州菜”
今年以来,我区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六届二次、三次全会精神,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渝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始终把鲁渝(寿光)蔬菜现代产业园作为鲁渝协作“示范工程”、潍开协作“牵引工程”、寿开协作“一号工程”、政企合作“高效工程”来打造,在万达云等周边市区县发展“产业飞地”,扩大“寿光模式”蔬菜基地种植面积。
同时,做好首期400亩试验示范基地建设经验总结,推动重庆鲁渝协作蔬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高质高效运营,按照“跳一跳、够得着”要求,锚定2023年建设目标任务,倒排工期、压实责任、强化督导、全力冲刺,确保蔬菜产业发展达到预期。
此外,我区建立健全农户土地流转模式、集体经济组织分红成和公司利润分配等制度,巩固“寿光模式”在开州取得的制度成果和工作体系,提炼出适合我区蔬菜产业发展的“开州模式”,为全市发展设施蔬菜提供借鉴参考。
目前,寿开两地正积极筹备2024年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开州分会场活动。下一步,还将在开州筹建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分中心,引进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立高山(寿光)蔬菜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