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乡梨子俏销城里人家


本报记者 谢国邦 文/图
蜿蜒的山路上,货车的马达声响彻山间。看着徐徐而来的货车,三汇口乡白杨村党支部书记孙扬科心里踏实了不少。
这个夏天,白杨村驻村工作队队员再次扮演起了农产品推销员的角色,让这个偏远乡村种的梨子进入城里人家。
农产品销售难,在偏远乡村都不同程度存在,距离开州城区五六十公里的白杨村尤为明显。近年来,白杨村驻村工作队队员相继变身农产品推销员,帮助村民推销农特产品,让村民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希望。
今年4月 , 全区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队员轮换,区医保局职工余鹏和区医保中心职工谭述明、夏真林成为白杨村新一轮驻村工作队队员。
入夏,眼看着树上的梨子逐渐成熟,孙扬科心里开始犯愁。
白杨村里有两个果园,一个是孙扬科自己的,一个是村集体的。孙扬科的果园有50亩,早已进入盛产期;村集体的果园也有50亩,今年才进入初产期,预计产梨5万公斤。
白杨村产出的梨子口感好,无奈山高路远无人识,一直是孙扬科拉到邻近的场镇上贱卖。好在前些年有驻村工作队的倾力相助,孙扬科种出的梨子才能勉强卖完。
“新的驻村工作队会不会帮忙销售?”孙扬科一直在疑虑,今年的梨子产量较高,如果仅凭自己起早贪黑地到周边场镇上售卖,不但价格低廉,销量还上不去,会有不少梨子烂在果园里。
集体果园是全村人的希望,孙扬科最担心的是白杨村集体果园产出的梨子。
初到白杨村,驻村工作队多次到果园里了解情况,大家看出了孙扬科及当地村民的担忧。
“你们放心,我们新队员依然要发扬老传统。你们的梨子,我们来卖。”白杨村驻村工作队队长余鹏承诺,驻村工作队队员一定会当好白杨村的农产品推销员。
对于长期在机关工作的余鹏、谭述明、夏真林3人,如何把白杨村里的梨子卖出去,是一种考验。
发微信朋友圈、抖音短视频……为更好地借助网络平台销售,驻村工作队队员恶补了摄影摄像技术,还专门注册了“悠悠白扬”抖音号。
看着一个个硕大的梨子挂满枝头,驻村工作队队员意识到仅凭发微信朋友圈和抖音短视频,只是让人有视觉上的感观还达不到目的。他们商议,梨子成熟后,大家自掏腰包,购买梨子送到城里供人品尝。
7月中旬,白杨村里的梨子相继成熟。驻村工作队队员一下忙碌起来,通过微信朋友圈和抖音短视频发出消息,有意愿品尝白杨村梨子的人,可以免费在家门口品尝。
一件、两件……驻村工作队队员每天在村上和城里两头跑,一个个刚摘下的梨子送进了城里居民家中。
五六天时间,驻村工作队自费2000元购买了40件梨子供人品尝。
“水分多、果肉细腻。”“口感好,回味无穷……”3名驻村工作队队员的这2000元没有白花,收获了一片赞誉声,订单也纷至沓来。
“这些天,找我们买梨子的人不少。”夏真林说,通过网络介绍和实物品尝,找驻村工作队买梨子的人络绎不绝。
驻村工作队一行3人冒着高温,利用周末及休息时间深入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小区进行推销。特别是一些单位被白杨村驻村工作队队员的精神所感动,纷纷号召职工购买白杨村农特产品。
截至目前,驻村工作队队员帮助白杨村共卖出梨子8000多斤、1600多件,销售金额超过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