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青山映峡江 一湖碧水润帅乡
月潭公园
环湖步道
汉丰湖 记者陈永松摄/视觉开州
雪宝山 通讯员易雷摄/视觉开州
智慧城市建设
核心提示
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放眼开州汉丰湖畔,碧水悠悠,青山巍巍,秋色宜人,风景独美。
灵动的汉丰湖,是开州的“城市之魂”。围绕这座三峡库区水域面积最大的人工湖泊,开州建成15平方公里的汉丰湖国家湿地公园和国家4A级景区,大力发展“水经济”、做活“水文章”。2022年,包含7街3镇的环汉丰湖片区经济总量达到317.1亿元,占全区47.9%,成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开州样板”。
在8月15日重庆市开展全国生态日宣传活动上,为环汉丰湖片区授牌市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围绕一湖碧水 致力绿色发展
4月16日,2023年度第三站“绿水青山”中国休闲运动挑战赛在开州落幕。来自全国60多个城市、110多个俱乐部的近千名选手在汉丰湖展开角逐。占据主场之利的汉丰湖水上运动基地获得3项冠军,成为本次赛事最大赢家。
因三峡工程而生的汉丰湖有岸线46公里,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更是全国优势独具的天然水上运动场地。今年1月,汉丰湖成为重庆唯一、首批15家国家水上(海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试点单位之一。
在开州,围绕汉丰湖举办的体育赛事犹如雨后春笋。近年来,开州依托汉丰湖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大力发展水上运动品牌赛事,常态化开展半程马拉松、龙舟邀请赛、皮划艇等水上休闲活动,成功举办“绿水青山”中国休闲运动挑战赛、“中国重庆开州汉丰湖国际摩托艇公开赛”、全国桨板锦标赛、“重庆开州汉丰湖半程马拉松赛”等大型赛事。
以湖彰“体”,是开州坚持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力推“城旅体农”融合发展,加速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换通道,把生态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的生动实践。除此之外,开州还以湖塑“旅”,以湖带“农”,以湖兴“城”。
开州围绕汉丰湖,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帅乡红色研学、汉丰湖蓝色度假、雪宝山绿色康养、乡村金色体验“四色旅游”。建成刘伯承同志纪念馆、开州故城、开州举子园等文旅地标,汉丰湖成功创建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持续唱响“浪漫开州花满城”“逍遥开州乐满城”“水韵开州香满城”“年味开州情满城”四季歌,“开州老盛山·冰薄月饼”获评第四届“重庆好礼”外事礼品奖。2022年,全区接待游客11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8亿元。
同时,围绕一湖碧水建成重庆最大的晚熟柑橘种植基地和首个山地智慧柑橘果园,引入西部最大橙汁加工龙头企业天邦食品,建成集“种苗繁育、品种区试、标准建园、绿色生产、休闲观光、初深加工、品牌培育”于一体的三峡柑橘产业集群。“开县春橙”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品牌价值达52.16亿元。竹溪镇引入“国企+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模式,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0万元。临江镇福德村探索“四统四分五联”新型经营模式,跻身农业农村部第三批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典型经验。
依托“湖在城中、城在山中、人在山水中”的特色禀赋,开州将湖光山色、商业空间、生活场景有机融合,高标准打造环湖消费带,建成低密度高品质生活区、5分钟公园休闲圈、滨湖公园250万平方米、滨湖智慧赛道46公里,有效带动环湖周边土地增值溢价、人流物流资金流聚集。近5年,滨湖美食街、汉丰印秀等网红地标吸引火热人流,环湖地价年均增长22.9%,夜间经济消费规模达85亿元,成功入选重庆夜经济影响力20强区县,城市百亿商圈初见雏形。
受此助力,今年二季度,开州经济总量达324.1亿元、增速5.1%,增速居渝东北第二。
筑牢生态屏障 护好绿水青山
不断发掘的金山银山,出自帅乡的绿水青山。近年来,开州坚持以系统观念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统筹“三山三河两湿地”、陆上水上、地表地下各领域,一体推进系统修复、系统治理、系统监管,坚决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坚决守护好一方“绿水青山”。
今年初,总投资14亿元的开州首个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正式开工。项目包括“城镇污水处理厂(站)建设工程”“城镇污水管网建设及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厂网智慧水务工程”三大工程,内含污水管网检测及修复等17个子项目。项目投用后,开州的污水日处理能力将提升40%以上,持续提升汉丰湖及周边流域水质,让开州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城更美。
护好绿水青山是一项“持久战”,必须重长效。开州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31个乡镇雨污分流改造项目完工投用,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厂45座、雨污管网770公里。建成投运86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覆盖率达90%。综合整治“散乱污”企业869家,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900余个。辖区流域水质总体保持Ⅲ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续4年达350天以上,PM2.5年均浓度下降到26微克/立方米。
一手抓污染防治,一手抓生态修复。开州率先在全市划定湖内禁钓区。2022年,实施营造林28.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6.4%,治理水土流失19.2平方公里,完成矿山生态修复25公顷。创新实施基塘、林泽、小微湿地、鸟类生境等消落带“四大治理工程”,汉丰湖乌杨坝消落带生态修复项目,获得2022年亚太地区景观设计奖卓越奖,入选全市首届生态保护修复十大案例,汉丰湖获评重庆美丽河湖。“铁峰山国家森林公园违建整治”整改任务成功销号,作为正面典型案例上报生态环境部。
监管方面,开州坚持对破坏生态、污染环境行为的高压态势,打造生态环保数字化监控平台,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管控要求,建立起天上、地下、水中、林间智慧环保监管体系。在全市率先制定《自然保护地管理办法》。环汉丰湖片区高等植物种类达到681种,崖柏保护与繁育科研工作获央视深度报道。
健全机制体制 转化生态价值
体制机制是发展的保障。开州坚持健全“两山”转化政策制度体系、完善生态产品转化市场机制,用三个“力推”不断提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能力。
一是力推“改革赋能”。设立汉丰湖管委会,彻底解决“九龙治水”问题,形成汉丰湖水质保护总牵头、环湖开发建设总协调、集中执法总统筹的运行机制。率先在全市建立区内河流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促进流域共治共保。2022年,开州在全国市辖区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排名24位。
二是力推“价值提效”。迭代升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成5公顷生态地票生产,收益1500万元。积极探索森林、湿地等生态修复工程参与碳汇交易有效途径,林业碳汇招投标效率走在渝东北前列。与云阳建立澎溪河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累计核补资金1500万元,区内补偿机制累计核补资金1649.2万元,有效促进汉丰湖流域上下游流域环境治理。
三是力推“惠民有感”。探索“国有公司+集体经济组织+农户”运营模式,发展“种植+采摘+旅游”全业态,统一规划、市场化运营和开发,环汉丰湖片区农家乐、特色民宿超1000家,辐射带动近万户农村居民勤劳致富。2022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78元、增长7.8%,增速排全市第一;今年二季度,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7.9%、继续位列全市第一。
6月7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命名第四批重庆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函,决定命名开州环汉丰湖片区、忠县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酉阳菖蒲盖片区为第四批全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对于开州而言,环汉丰湖片区跻身市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意味着又一个崭新的开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170万开州人的共识。”开州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州目前已为环汉丰湖片区锁定了创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全新目标。并且,开州还将联合万州,启动铁峰山片区市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创建。
伴随绿色发展深入人心、绿色产业风生水起、绿色经济日新月异,开州这座大山大水、大开大合、大同大气的美丽之地,正在长江之滨,汉丰湖畔强势崛起。
(来源:《重庆日报》)
环湖步道
汉丰湖 记者陈永松摄/视觉开州
雪宝山 通讯员易雷摄/视觉开州
智慧城市建设
核心提示
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放眼开州汉丰湖畔,碧水悠悠,青山巍巍,秋色宜人,风景独美。
灵动的汉丰湖,是开州的“城市之魂”。围绕这座三峡库区水域面积最大的人工湖泊,开州建成15平方公里的汉丰湖国家湿地公园和国家4A级景区,大力发展“水经济”、做活“水文章”。2022年,包含7街3镇的环汉丰湖片区经济总量达到317.1亿元,占全区47.9%,成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开州样板”。
在8月15日重庆市开展全国生态日宣传活动上,为环汉丰湖片区授牌市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围绕一湖碧水 致力绿色发展
4月16日,2023年度第三站“绿水青山”中国休闲运动挑战赛在开州落幕。来自全国60多个城市、110多个俱乐部的近千名选手在汉丰湖展开角逐。占据主场之利的汉丰湖水上运动基地获得3项冠军,成为本次赛事最大赢家。
因三峡工程而生的汉丰湖有岸线46公里,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更是全国优势独具的天然水上运动场地。今年1月,汉丰湖成为重庆唯一、首批15家国家水上(海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试点单位之一。
在开州,围绕汉丰湖举办的体育赛事犹如雨后春笋。近年来,开州依托汉丰湖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大力发展水上运动品牌赛事,常态化开展半程马拉松、龙舟邀请赛、皮划艇等水上休闲活动,成功举办“绿水青山”中国休闲运动挑战赛、“中国重庆开州汉丰湖国际摩托艇公开赛”、全国桨板锦标赛、“重庆开州汉丰湖半程马拉松赛”等大型赛事。
以湖彰“体”,是开州坚持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力推“城旅体农”融合发展,加速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换通道,把生态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的生动实践。除此之外,开州还以湖塑“旅”,以湖带“农”,以湖兴“城”。
开州围绕汉丰湖,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帅乡红色研学、汉丰湖蓝色度假、雪宝山绿色康养、乡村金色体验“四色旅游”。建成刘伯承同志纪念馆、开州故城、开州举子园等文旅地标,汉丰湖成功创建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持续唱响“浪漫开州花满城”“逍遥开州乐满城”“水韵开州香满城”“年味开州情满城”四季歌,“开州老盛山·冰薄月饼”获评第四届“重庆好礼”外事礼品奖。2022年,全区接待游客11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8亿元。
同时,围绕一湖碧水建成重庆最大的晚熟柑橘种植基地和首个山地智慧柑橘果园,引入西部最大橙汁加工龙头企业天邦食品,建成集“种苗繁育、品种区试、标准建园、绿色生产、休闲观光、初深加工、品牌培育”于一体的三峡柑橘产业集群。“开县春橙”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品牌价值达52.16亿元。竹溪镇引入“国企+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模式,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0万元。临江镇福德村探索“四统四分五联”新型经营模式,跻身农业农村部第三批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典型经验。
依托“湖在城中、城在山中、人在山水中”的特色禀赋,开州将湖光山色、商业空间、生活场景有机融合,高标准打造环湖消费带,建成低密度高品质生活区、5分钟公园休闲圈、滨湖公园250万平方米、滨湖智慧赛道46公里,有效带动环湖周边土地增值溢价、人流物流资金流聚集。近5年,滨湖美食街、汉丰印秀等网红地标吸引火热人流,环湖地价年均增长22.9%,夜间经济消费规模达85亿元,成功入选重庆夜经济影响力20强区县,城市百亿商圈初见雏形。
受此助力,今年二季度,开州经济总量达324.1亿元、增速5.1%,增速居渝东北第二。
筑牢生态屏障 护好绿水青山
不断发掘的金山银山,出自帅乡的绿水青山。近年来,开州坚持以系统观念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统筹“三山三河两湿地”、陆上水上、地表地下各领域,一体推进系统修复、系统治理、系统监管,坚决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坚决守护好一方“绿水青山”。
今年初,总投资14亿元的开州首个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正式开工。项目包括“城镇污水处理厂(站)建设工程”“城镇污水管网建设及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厂网智慧水务工程”三大工程,内含污水管网检测及修复等17个子项目。项目投用后,开州的污水日处理能力将提升40%以上,持续提升汉丰湖及周边流域水质,让开州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城更美。
护好绿水青山是一项“持久战”,必须重长效。开州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31个乡镇雨污分流改造项目完工投用,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厂45座、雨污管网770公里。建成投运86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覆盖率达90%。综合整治“散乱污”企业869家,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900余个。辖区流域水质总体保持Ⅲ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续4年达350天以上,PM2.5年均浓度下降到26微克/立方米。
一手抓污染防治,一手抓生态修复。开州率先在全市划定湖内禁钓区。2022年,实施营造林28.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6.4%,治理水土流失19.2平方公里,完成矿山生态修复25公顷。创新实施基塘、林泽、小微湿地、鸟类生境等消落带“四大治理工程”,汉丰湖乌杨坝消落带生态修复项目,获得2022年亚太地区景观设计奖卓越奖,入选全市首届生态保护修复十大案例,汉丰湖获评重庆美丽河湖。“铁峰山国家森林公园违建整治”整改任务成功销号,作为正面典型案例上报生态环境部。
监管方面,开州坚持对破坏生态、污染环境行为的高压态势,打造生态环保数字化监控平台,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管控要求,建立起天上、地下、水中、林间智慧环保监管体系。在全市率先制定《自然保护地管理办法》。环汉丰湖片区高等植物种类达到681种,崖柏保护与繁育科研工作获央视深度报道。
健全机制体制 转化生态价值
体制机制是发展的保障。开州坚持健全“两山”转化政策制度体系、完善生态产品转化市场机制,用三个“力推”不断提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能力。
一是力推“改革赋能”。设立汉丰湖管委会,彻底解决“九龙治水”问题,形成汉丰湖水质保护总牵头、环湖开发建设总协调、集中执法总统筹的运行机制。率先在全市建立区内河流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促进流域共治共保。2022年,开州在全国市辖区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排名24位。
二是力推“价值提效”。迭代升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成5公顷生态地票生产,收益1500万元。积极探索森林、湿地等生态修复工程参与碳汇交易有效途径,林业碳汇招投标效率走在渝东北前列。与云阳建立澎溪河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累计核补资金1500万元,区内补偿机制累计核补资金1649.2万元,有效促进汉丰湖流域上下游流域环境治理。
三是力推“惠民有感”。探索“国有公司+集体经济组织+农户”运营模式,发展“种植+采摘+旅游”全业态,统一规划、市场化运营和开发,环汉丰湖片区农家乐、特色民宿超1000家,辐射带动近万户农村居民勤劳致富。2022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78元、增长7.8%,增速排全市第一;今年二季度,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7.9%、继续位列全市第一。
6月7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命名第四批重庆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函,决定命名开州环汉丰湖片区、忠县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酉阳菖蒲盖片区为第四批全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对于开州而言,环汉丰湖片区跻身市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意味着又一个崭新的开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170万开州人的共识。”开州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州目前已为环汉丰湖片区锁定了创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全新目标。并且,开州还将联合万州,启动铁峰山片区市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创建。
伴随绿色发展深入人心、绿色产业风生水起、绿色经济日新月异,开州这座大山大水、大开大合、大同大气的美丽之地,正在长江之滨,汉丰湖畔强势崛起。
(来源:《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