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三”模式创新乡村治理
狗儿坪故事会平台
满月镇甘泉村高山生态农场
翻阅开州区满月镇甘泉村乡村振兴档案,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村里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乡村治理全过程,积极探索党建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有效路径,以创建市级乡村治理示范村为契机,创新模式、扎实推进,取得乡村治理良好成效。
锻造三支队伍 夯实乡村治理“战斗力”
推进乡村治理,关键要建强三支队伍,培养优秀的基层党组织书记,提升乡村治理“战斗力”。
2021年,甘泉村完成村“两委”换届,实现书记、主任、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一肩挑”,年轻党员进入村“两委”班子,配强“领头雁”。响应村“两委”号召,当年,本土人才李德好进入村委会工作,担任村干部。李德好认真履职,引进了呱呱火锅,带火了甘泉小筑,推广了本土熟食,带动乡亲共同致富奔小康。
此外,甘泉村还组建了党员志愿服务“先锋队”,按照“党员联户”原则,25名党员全覆盖联系全村417户群众,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解决问题。
同时,甘泉村每月都会举办乡村振兴大讲堂,线上运用“为村耕耘者”APP云课堂,线下以党员干部为主讲人,专题讲授农村实用技术、乡村振兴惠民政策等,全覆盖培训在家群众,从而锻造乡村发展“生力军”。
如今,甘泉村风景如画,游人如织,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坚持三治融合 提升乡村治理“内生力”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基础。面对乡村治理过程中的“老大难”问题,甘泉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行以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先导的三治融合,提升乡村治理“内生力”。
在自治方面,甘泉村充分发挥“领头雁”在乡村治理中的“调解人”作用。2022年8月,村民们一大早就找到村支部书记李德祥,详细汇报养猪场因修建高速路损毁事宜。听完村民们的诉求后,李书记立即将高速路建设方、两委村民、村法律顾问等请进“一是一”讲理室,成功化解此事,为村民挽回十几万元的损失。
除此之外,甘泉村还强化法治约束。积极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配备法律顾问1名、培育“法律明白人”3个,组建普法志愿服务队,探索建立“一是一”讲理室,搭建狗儿坪故事汇平台,聘请2名乡贤作为乡村调解员不定期坐班值守,就近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为了更好地进行德治,甘泉村设立了“红黑道德榜”。组织村群团组织和老党员、热心村民组建“美德
劝导员”队伍,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人物等典型评选活动,引导群众由“要我文明”向“我要文明”转变。
推行三种制度 提升乡村治理“原动力”
乡村治理的关键,在于调动村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我们推行网格治理、积分兑换、清单管理三种制度,点燃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满月镇甘泉村党总支书记说。
为了建立完善网格治理制度,甘泉村划分为2个网格12个善美小院,把包村领导、驻村工作组成员、驻村工作队队员、村干部、社长等编入每一个网格,将政策宣传、人居环境整治、信访维稳等工作全部纳入网格管理,实现了网格沉下去、问题浮上来、管控全覆盖。
甘泉村还建成“电力爱心超市”,制定甘泉村积分制管理细则,运用“渝益农”居民积分平台采集积分,将生活用品、粮油食品、学习用具、五金工具等明码“标价”,组织村民每月初开展一次积分兑换,激发乡村治理“大活力”。在开展积分兑换前,村民祁志国家的卫生状况堪忧。看到邻居用积分换回琳琅满目的生活用品后,祁志国家齐动员,开始认真清扫庭院、收拾家务,由往日的卫生“困难户”变为现在流动红旗的“常驻点”。
此外,甘泉村因地制宜编制权力清单、自治清单、协助清单、证明清单、服务清单、负面清单,定期收集问题清单,通过印发流程图手册、村委会公示等途径,让群众心中有数、按图办事,干部心中有戒、照单履职,形成较为完善的清单管理制度。
抓住三个关键 提升乡村治理“接续力”
抓住资金活水、集体经济、文化建设三个关键,提升乡村治理“接续力”。
近年来,甘泉村通过成立公益基金,壮大集体经济,培育印象甘泉桶装水厂等村级集体经济项目7个,年集体经济收入超200万元,直接带动村民就近就地就业50余人,仅2022年便为村民分红20余万元,户均增收500元以上。
甘泉村以水出名,在甘泉村,说到印象甘泉桶装水厂,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成立于2019年的印象甘泉桶装水厂之前的生产经营情况一直不见好,随着乡村治理水平不断提高,村集体经济内生动力逐渐增强,印象甘泉桶装水厂借助市级扶贫集团之力广拓销售渠道,如今已实现年销售量15万桶,年收入达160万元。
此外,甘泉村着力丰富文化内涵,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建广场舞队、篮球队、老年人体育协会,依托同甘、同心、同德、同乐四个休闲文化广场,常态化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以文化振兴引领乡村治理,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
(来源:七一客户端)
满月镇甘泉村高山生态农场
翻阅开州区满月镇甘泉村乡村振兴档案,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村里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乡村治理全过程,积极探索党建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有效路径,以创建市级乡村治理示范村为契机,创新模式、扎实推进,取得乡村治理良好成效。
锻造三支队伍 夯实乡村治理“战斗力”
推进乡村治理,关键要建强三支队伍,培养优秀的基层党组织书记,提升乡村治理“战斗力”。
2021年,甘泉村完成村“两委”换届,实现书记、主任、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一肩挑”,年轻党员进入村“两委”班子,配强“领头雁”。响应村“两委”号召,当年,本土人才李德好进入村委会工作,担任村干部。李德好认真履职,引进了呱呱火锅,带火了甘泉小筑,推广了本土熟食,带动乡亲共同致富奔小康。
此外,甘泉村还组建了党员志愿服务“先锋队”,按照“党员联户”原则,25名党员全覆盖联系全村417户群众,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解决问题。
同时,甘泉村每月都会举办乡村振兴大讲堂,线上运用“为村耕耘者”APP云课堂,线下以党员干部为主讲人,专题讲授农村实用技术、乡村振兴惠民政策等,全覆盖培训在家群众,从而锻造乡村发展“生力军”。
如今,甘泉村风景如画,游人如织,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坚持三治融合 提升乡村治理“内生力”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基础。面对乡村治理过程中的“老大难”问题,甘泉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行以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先导的三治融合,提升乡村治理“内生力”。
在自治方面,甘泉村充分发挥“领头雁”在乡村治理中的“调解人”作用。2022年8月,村民们一大早就找到村支部书记李德祥,详细汇报养猪场因修建高速路损毁事宜。听完村民们的诉求后,李书记立即将高速路建设方、两委村民、村法律顾问等请进“一是一”讲理室,成功化解此事,为村民挽回十几万元的损失。
除此之外,甘泉村还强化法治约束。积极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配备法律顾问1名、培育“法律明白人”3个,组建普法志愿服务队,探索建立“一是一”讲理室,搭建狗儿坪故事汇平台,聘请2名乡贤作为乡村调解员不定期坐班值守,就近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为了更好地进行德治,甘泉村设立了“红黑道德榜”。组织村群团组织和老党员、热心村民组建“美德
劝导员”队伍,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人物等典型评选活动,引导群众由“要我文明”向“我要文明”转变。
推行三种制度 提升乡村治理“原动力”
乡村治理的关键,在于调动村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我们推行网格治理、积分兑换、清单管理三种制度,点燃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满月镇甘泉村党总支书记说。
为了建立完善网格治理制度,甘泉村划分为2个网格12个善美小院,把包村领导、驻村工作组成员、驻村工作队队员、村干部、社长等编入每一个网格,将政策宣传、人居环境整治、信访维稳等工作全部纳入网格管理,实现了网格沉下去、问题浮上来、管控全覆盖。
甘泉村还建成“电力爱心超市”,制定甘泉村积分制管理细则,运用“渝益农”居民积分平台采集积分,将生活用品、粮油食品、学习用具、五金工具等明码“标价”,组织村民每月初开展一次积分兑换,激发乡村治理“大活力”。在开展积分兑换前,村民祁志国家的卫生状况堪忧。看到邻居用积分换回琳琅满目的生活用品后,祁志国家齐动员,开始认真清扫庭院、收拾家务,由往日的卫生“困难户”变为现在流动红旗的“常驻点”。
此外,甘泉村因地制宜编制权力清单、自治清单、协助清单、证明清单、服务清单、负面清单,定期收集问题清单,通过印发流程图手册、村委会公示等途径,让群众心中有数、按图办事,干部心中有戒、照单履职,形成较为完善的清单管理制度。
抓住三个关键 提升乡村治理“接续力”
抓住资金活水、集体经济、文化建设三个关键,提升乡村治理“接续力”。
近年来,甘泉村通过成立公益基金,壮大集体经济,培育印象甘泉桶装水厂等村级集体经济项目7个,年集体经济收入超200万元,直接带动村民就近就地就业50余人,仅2022年便为村民分红20余万元,户均增收500元以上。
甘泉村以水出名,在甘泉村,说到印象甘泉桶装水厂,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成立于2019年的印象甘泉桶装水厂之前的生产经营情况一直不见好,随着乡村治理水平不断提高,村集体经济内生动力逐渐增强,印象甘泉桶装水厂借助市级扶贫集团之力广拓销售渠道,如今已实现年销售量15万桶,年收入达160万元。
此外,甘泉村着力丰富文化内涵,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建广场舞队、篮球队、老年人体育协会,依托同甘、同心、同德、同乐四个休闲文化广场,常态化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以文化振兴引领乡村治理,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
(来源:七一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