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红梅作品选登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 邓红梅,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日报高级编辑、重庆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原常务副秘书长、《重庆新闻界》杂志常务副总编。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有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发表于杂志、报媒、文学期刊等。散文《菊残犹有傲霜枝》曾在全国副刊作品评比中获奖。
走过的人生是一条流淌的河,我们经历的多少岁月都被四季风轻轻卷去,可那岁月中的一些记忆,总会在某些时候打破时空唤起我们莫名的心动。
那年的苍苔陈迹、旧时夜色,那人、那梦、那冷月、那抑扬顿挫的二胡琴声,此刻又若隐若现地重现在我的眼前。
那人双目失明,住在解放碑民生路,我大姨家的隔壁,周围邻居及姨妈一家都称他为“舅舅”。大姨家住的是一栋很陈旧的木质小楼,楼分四层,中间楼梯又陡又窄又黑,每层楼两边各住两家人,共用一个露天凉台,两家人在凉台上做饭、洗衣、分桌吃饭……姨妈一家和盲人“舅舅”就住在四楼右手边。
我从小就爱去姨妈家串门,一来二去,就和“舅舅”熟悉了起来,他甚至听到我的脚步声就能喊出我的名字,我对此非常诧异。令我吃惊的还有他那顽强的生存能力,他不仅能凭一根竹竿穿行于解放碑的大街小巷,还能买回日常生活所需的酱醋油盐柴米,一日三餐自己做饭,并且还谈了恋爱、结了婚、生了儿子。有段时间,我还见他在巷道口摆了一个小书摊,各类不同的书他居然会摆得整整齐齐,用他每天卖书、卖报、卖杂志的微薄收入养活一家人。一天数次,他能将炉灶上烧得翻滚的开水,准确无误地倒进暖水瓶那乒乓球大小的圆口里,每当这时,我会觉得腾腾蒸气中的他不像一个盲人。
可他的确是一个双眼深深凹陷下去的盲人,他的身世,他是先天还是后天失明的,对我而言都是一个从不敢提及的谜,我只能从他那如泣如诉的二胡琴声里作一些不着边际的揣测。
记得有一年夏天,我正在姨妈家度暑假,那天晚上月色很美,满屋的人都在凉台上乘凉,我见“舅舅”独自一个人端坐在凉台边上,抬头仰望天空,他似乎看到了天心的那一轮圆月。我好奇地凑近一看,原来他双腿呈直角形,腿上平放了一本好大的“无字书”。他双手在上面抖抖索索地摸着。原来他懂盲文,在“看”书。我让他读一段给我听,没想到他读出了令我内心恒久震动的一段话语: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美国盲人作家海伦·凯勒的这篇著名文章,我后来又仔细读了。可当时,当“舅舅”茫然地望着苍天一句句读出来时,我根本没听清他在念什么。我怔在那里,只感觉到溶溶月色,正笼罩着一个盲人渴望睁开双眼见天日的梦,我似乎看见这个生活在黑暗中的男人,正拼命开启着心灵的眼睛在凝望着苍天、期盼着光明!
我被当时的情景深深地感动,感动中有了一份珍惜我们当下所有、坦然面对人生磨难的感悟,感悟中又对我们健康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深一层的思考。
那天晚上,“舅舅”还告诉我他写了两篇文章,问我该向哪里投稿,我答应帮他打听。可遗憾的是返校后竟然把这事忘了。再后来,我做了一个东奔西跑的记者、昼夜颠倒的夜班编辑。再后来就是民生路的旧房拆迁,大姨妈住的小楼里10来户人家各奔东西……姨妈一家与“舅舅”也分迁两处了。
当我知道搬迁时“舅舅”的妻子已经病逝,而他的儿子因犯了事进了少管所时,我心黯然……
前不久,我乘车途经七星岗,猛然间我看见了车窗外人行道上的有一个我熟悉的身影,只见他孑然一身,仍用一根竹竿用心地探路前行。刹那间,那如泣如诉的二胡琴声骤然在我耳边回响,使我的心尖直发颤。我在心里轻呼一声“舅舅”,是你吗?此时此刻,我为当年未帮你完成投稿心愿而深感歉疚。岁月匆匆,月色依然,我惟有用心祝愿你今生有光、旧梦无恙。
走过的人生是一条流淌的河,我们经历的多少岁月都被四季风轻轻卷去,可那岁月中的一些记忆,总会在某些时候打破时空唤起我们莫名的心动。
那年的苍苔陈迹、旧时夜色,那人、那梦、那冷月、那抑扬顿挫的二胡琴声,此刻又若隐若现地重现在我的眼前。
那人双目失明,住在解放碑民生路,我大姨家的隔壁,周围邻居及姨妈一家都称他为“舅舅”。大姨家住的是一栋很陈旧的木质小楼,楼分四层,中间楼梯又陡又窄又黑,每层楼两边各住两家人,共用一个露天凉台,两家人在凉台上做饭、洗衣、分桌吃饭……姨妈一家和盲人“舅舅”就住在四楼右手边。
我从小就爱去姨妈家串门,一来二去,就和“舅舅”熟悉了起来,他甚至听到我的脚步声就能喊出我的名字,我对此非常诧异。令我吃惊的还有他那顽强的生存能力,他不仅能凭一根竹竿穿行于解放碑的大街小巷,还能买回日常生活所需的酱醋油盐柴米,一日三餐自己做饭,并且还谈了恋爱、结了婚、生了儿子。有段时间,我还见他在巷道口摆了一个小书摊,各类不同的书他居然会摆得整整齐齐,用他每天卖书、卖报、卖杂志的微薄收入养活一家人。一天数次,他能将炉灶上烧得翻滚的开水,准确无误地倒进暖水瓶那乒乓球大小的圆口里,每当这时,我会觉得腾腾蒸气中的他不像一个盲人。
可他的确是一个双眼深深凹陷下去的盲人,他的身世,他是先天还是后天失明的,对我而言都是一个从不敢提及的谜,我只能从他那如泣如诉的二胡琴声里作一些不着边际的揣测。
记得有一年夏天,我正在姨妈家度暑假,那天晚上月色很美,满屋的人都在凉台上乘凉,我见“舅舅”独自一个人端坐在凉台边上,抬头仰望天空,他似乎看到了天心的那一轮圆月。我好奇地凑近一看,原来他双腿呈直角形,腿上平放了一本好大的“无字书”。他双手在上面抖抖索索地摸着。原来他懂盲文,在“看”书。我让他读一段给我听,没想到他读出了令我内心恒久震动的一段话语: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美国盲人作家海伦·凯勒的这篇著名文章,我后来又仔细读了。可当时,当“舅舅”茫然地望着苍天一句句读出来时,我根本没听清他在念什么。我怔在那里,只感觉到溶溶月色,正笼罩着一个盲人渴望睁开双眼见天日的梦,我似乎看见这个生活在黑暗中的男人,正拼命开启着心灵的眼睛在凝望着苍天、期盼着光明!
我被当时的情景深深地感动,感动中有了一份珍惜我们当下所有、坦然面对人生磨难的感悟,感悟中又对我们健康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深一层的思考。
那天晚上,“舅舅”还告诉我他写了两篇文章,问我该向哪里投稿,我答应帮他打听。可遗憾的是返校后竟然把这事忘了。再后来,我做了一个东奔西跑的记者、昼夜颠倒的夜班编辑。再后来就是民生路的旧房拆迁,大姨妈住的小楼里10来户人家各奔东西……姨妈一家与“舅舅”也分迁两处了。
当我知道搬迁时“舅舅”的妻子已经病逝,而他的儿子因犯了事进了少管所时,我心黯然……
前不久,我乘车途经七星岗,猛然间我看见了车窗外人行道上的有一个我熟悉的身影,只见他孑然一身,仍用一根竹竿用心地探路前行。刹那间,那如泣如诉的二胡琴声骤然在我耳边回响,使我的心尖直发颤。我在心里轻呼一声“舅舅”,是你吗?此时此刻,我为当年未帮你完成投稿心愿而深感歉疚。岁月匆匆,月色依然,我惟有用心祝愿你今生有光、旧梦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