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军旅生涯铸就一腔为民情怀
—— 记2023年开州区“最美退役军人”、长沙镇胡桥村党支部书记王维中
    王维中(左)和同事安装防溺水宣传牌。(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谢国邦
  长沙镇胡桥村1200亩土地被征用,站在被推倒的房屋废墟上,憧憬着未来一栋栋工业厂房在这里拔地而起,王维中的脸上有了一丝笑容。
  近日,听闻自己获评2023年开州区“最美退役军人”,这个七尺男儿显得有些动容。一腔为民情怀在军旅生涯中铸就,从军营回乡40多年,无论经历磨难与委屈,王维中把青春和热血都献给了这方故土和乡亲。
  市级“优秀共产党员”、2023年开州区“最美退役军人”称号,就是对王维中永葆为民初心的褒奖。
  军中热血好青年
  43年前,贫穷在王维中心中留下的印迹仍难以磨灭,为了能吃饱饭,18岁的他高中毕业后毅然走进了军营。
  在部队,王维中不仅吃上了饱饭,也树立了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要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益于社会和国家的人。
  在部队,王维中刻苦学习和训练,军事素质过硬,10多次受到所在连队的嘉奖,并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5年,王维中的兄弟考上了大学,父母也年事已高。为了家庭,他不得不离开部队,回到长沙镇胡桥村。
  干事创业树标杆
  20岁出头的王维中,看到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为家乡的发展出一份力。
  当时的胡桥村,家家户户都种柑橘。王维中想让柑橘卖出一个好价钱,他主动出击,与多家柑橘收购商联系洽谈。在众多的收购商中,一家来自西北的收购商与王维中达成协议,承诺按照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胡桥村的柑橘。
  这一年,胡桥村的柑橘迎来了丰收年。村里的柑橘产量高、品相好,在王维中的相助下,大家都卖出了好价钱,他也因此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大家推选他为村干部,不到27岁的王维中成为了村里的文书。
  上世纪八十年代,市场经济的兴起让不少人迎来大显身手的好机会,王维中敏锐地捕捉到了商机。
  柑橘产业让村里的村民过上了好日子,不少农户的土墙房改建成了砖瓦房,预制板的市场需求量非常大。
  这个身上只有4000元的农村小伙,要投资7万元在胡桥村建预制板厂。消息一传出,大家都十分惊讶。
  王维中找亲戚和朋友借来6.4万元,预制板厂在大家的惊叹之中运转了起来。
  “那个时候,我每月收入六七百元,主要是他和其他老板不一样,让我们得大头,他得小头。”村民周帮忠说,当时,一块预制板的利润有7元,工人得5元,王维中自己只得2元。
  那个年代,在预制板厂上班的村民成了胡桥村的“暴发户”,大家对王维中带领大家致富的举动称赞不已。
  切实把好事干好
  近年来,开州工业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开州高新区版图在不断扩大,胡桥村被划入征地范围内。
  面对全村300多户房屋拆迁和村民安置补偿任务,王维中主动面对,出色地完成了区委、区政府下达的任务。
  “征地拆迁为工业发展让路,是全区发展的大好事,村民得到安置补偿可以换一种新的生活,于公于私都是好事,一定要把好事办好。”王维中把这一思想贯穿在宣传动员中,坚持公平公正,以一把尺子量到底的标准开展工作。
  其中一户拆迁户是王维中的亲戚,私下找到他商量,想争取利益最大化。没想到,他一口回绝,对方扬言要和他断绝亲戚关系,从此互不相认。
  “到他家去了不下20次,最后他成了第一批拆迁户。”王维中反复到亲戚家中宣传政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感化了他。
  村民看到村干部的亲戚拆迁也是按标准执行补偿,大多数人不再犹豫,配合工作队进行拆迁。
  不到一年时间,胡桥村300多户村民的房屋拆迁基本完成,这离不开以王维中为首的村支“两委”干部的密切配合。
  乡村振兴,一系列惠农利农政策出台,最终落脚在农村。60多岁的王维中依然精神抖擞地进村入户,反复宣讲乡村振兴的内涵和实质,动员全村村民快步踏上驶入幸福生活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