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创新基层治理 赋能乡村振兴
——党建引领乡村善治之路的甘泉实践
  本报记者 邓青春
  昔日的“空壳村”变身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重庆市美丽宜居乡村、重庆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村,村集体经济收入今年有望突破200万元……一串串成绩的背后,是满月镇甘泉村把“治理有效”作为基础和前提,进一步培育乡风文明、激发乡村振兴活力,让村民和谐相处、环境宜居宜业的有力见证。
  乡村治,百姓安。近年来,甘泉村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原则,以“党建+治理”为核心,以群众满意为根本,以和谐发展为动力,以创建市级乡村治理示范村为契机,积极走乡村善治之路,成功探索出“治理有效”的甘泉实践,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保障。
   建强队伍提升战斗力
  7月11日,甘泉村组织召开“乡村振兴大讲堂”宣讲会,邀请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周贤文围绕“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主题进行宣讲。
  “宣讲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既有政策讲解,又有实践交流,为我们发展产业打开了思路。”不少村干部和村民表示,回去后一定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田间地头和实际工作中,齐心协力将甘泉村的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据了解,甘泉村每月都会举办乡村振兴大讲堂,利用“为村耕耘者”APP云课堂和线下宣讲会,为干部群众讲授农村实用技术、乡村振兴惠民政策等,实现干部群众培训全覆盖,锻造乡村振兴“生力军”。
  近年来,甘泉村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治理,持续为乡村振兴赋能。2021年4月,甘泉村圆满完成村支“两委”换届,实行书记、主任、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一肩挑”,懂经营、会管理的年轻党员进入村支“两委”班子,村支“两委”成员平均年龄下降5.8岁、大专以上学历达80%。
  “换届后,村支‘两委’一班人依托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干部讲堂等平台加油充电,不断提高综合素质。”甘泉村本土人才李德好说,该村建立完善“村党支部+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组织体系,在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方面持续发力,着力提高群众幸福指数,有效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为走好乡村振兴之路打下坚实基础。
  甘泉村按照党员联户原则,25名党员全覆盖联系全村417户群众,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解决问题;组建党员志愿服务先锋队,结合主题党日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今年以来开展清扫保洁、政策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20余场次。
  三治融合提升内生力
  “如何预防电信网络诈骗?”“今年的最新法律法规有哪些?”……走进甘泉村党群服务中心,便能通过打造的“狗儿坪故事汇”轻松获取这些法律知识。
  甘泉村运用“狗儿坪故事汇”平台,让老百姓自己讲自己的故事,在宣讲最新政策理论、乡村振兴变化、平安法治案例的同时,在小话题与大主题、小故事与大背景、小切口与大内涵之间寻找恰如其分的百姓视角加以切入,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近年来,甘泉村大力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多元化矛盾化解体系,配备法律顾问1名、培育“法律明白人”3名,组建普法志愿服务队,探索建立“一是一”讲理室,搭建“狗儿坪故事汇”平台,聘请2名乡贤为乡村调解员,就近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这里不仅可以纳凉,还可以谈谈对村里发展的建议。”为更好地解决村民“急难愁盼”问题,甘泉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村民自治议事,设立村民议事会,及时了解村民需求,解决全村发展难题。
  据了解,近年来,甘泉村不断创新基层治理的载体、形式,建立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调解会4个基层自治组织,充分调动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严格执行“党务、政务、财务、服务”公开制度,清理公开内容22项,做到公开透明;进一步修订完善村规民约,使村规成为村民看得见、听得懂、记得住的“土规定”“道德经”,“约”出文明新风尚。 
  此外,甘泉村还设立“红黑道德榜”,组建由村群团组织有关人员、老党员和热心村民组成的“美德劝导员”队伍,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人物等典型评选活动,引导村民由“要我文明”向“我要文明”转变,以德治引领夯实善治之基。
   三种制度提升原动力
  走进甘泉村,只见庭院整洁、厕所干净,房前屋后瓜果飘香,生机盎然。
  为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甘泉村大力实施乡村净化工程,开展“五清理一活动”专项行动,提升建筑风貌,整治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清理存量生活垃圾;实施乡村绿化工程,推进村内道路、坑塘河道、闲置空地和公共场所绿化,使村民居住环境、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甘泉村建立网格治理制度,在全村划分3个网格,把包村领导、驻村工作组成员、驻村工作队队员、村干部、村民小组长等编入网格,将政策宣传、人居环境整治、信访维稳等工作纳入网格管理,实现网格沉下去、问题浮上来、管控全覆盖。
  在甘泉村电力爱心超市,记者看到洗发水、牙膏、食用油等物品整齐摆放在货架上,每种物品“明码标分”,墙上张贴着积分兑换标准和兑换流程,村民正在用积分兑换物品。
  电力爱心超市是服务乡村振兴、促进乡村文明的创新举措。超市由当地供电所与村支“两委”、村民代表共同运营管理,结合村组实际情况,制定了具体的管理制度和积分管理细则,并按照村民实际需求定期更新兑换物品。
  据了解,甘泉村建成电力爱心超市,建立积分兑换制度,制定积分制管理细则,运用“渝益农”居民积分平台采集积分,将生活用品、粮油食品、学习用具、五金工具等“明码标分”,组织村民每月初开展一次积分兑换,利用“小积分”激发基层治理“大活力”。
  清单管理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方式。甘泉村实施清单管理制度,因地制宜编制权力清单、自治清单、协助清单、证明清单、服务清单、负面清单,定期收集问题清单,通过印发流程图手册、村委会公示等途径,让村民心中有数、按图办事,干部心中有戒、照单履职。
  三个关键提升接续力
  “在家门口务工,既能挣钱,又能兼顾家里的农活,就近照顾老人孩子。”甘泉村村民张帆说,得益于村集体经济的壮大,他在村里的蓝莓基地打工,一年下来,地里的庄稼也没落下,钱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幸福。
  近年来,甘泉村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以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为目标,积极探索推广“党建+”模式,让甘泉村实现从“空壳村”到“美丽乡村”的蝶变。
  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甘泉村培育印象甘泉桶装水厂、蓝莓基地、民宿酒店、高山生态农场、蔬菜基地、生态养羊场、腊肉加工厂冻库等村集体经济项目7个,直接带动村民就近就地就业50余人,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望突破200万元,拟为村民分红20余万元,户均增收500元以上。
  此外,甘泉村筹资100万元成立乡村振兴公益基金,专项用于教育发展、孝老敬亲、环境卫生、参军入伍、表扬表彰、竞赛比赛、道德模范、见义勇为、荣誉称号等事项的评比和奖励,推动形成比学赶超、奋发向上的良好乡风。
  传承优秀文化,挖掘丰富内涵。甘泉村还组建广场舞队、篮球队、老年人体育协会,依托同甘、同心、同德、同乐四个休闲文化广场,常态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举办“乡村振兴杯”篮球赛等活动,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以文化振兴引领乡村治理,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