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桥头”自然“值”梨香飘满振兴路


青山抱城廓,绿水绕人家。走进石柱县桥头镇田畈梨园产业基地,只见一个个硕大的田畈梨挂满枝头,在层层叠叠的绿叶掩映下,看起来十分喜人。地上堆满了一筐筐刚采摘的翠冠梨。几名果农穿梭在梨园,忙着将树上成熟的梨子采摘、装筐,淌着汗水的脸上挂满笑容,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
“这里的1700多亩都是我们的田畈梨,今年的产量保底肯定有120万斤。我们果园的梨子好吃得很,个头大、汁水多、味道甜,现在基本不愁销路。”桥头镇田畈村党支部书记曾瑞华兴奋地介绍道。
如果你很难想象,眼前这片硕果累累的梨园,7年前还是一片撂荒地,那么就请打开桥头镇的一组乡村振兴档案,让我们边读档案,边听听这里面的故事。
2016年以前,田畈村村民们大多以传统农业为生,在这片山坡上种植玉米、红薯、土豆,经济增长难以实现。而且按照旧的耕作方式耕种,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还时常出现滑坡等问题。如何在守住祖辈们留下的土地同时,走出一条环境友好、乡村振兴的路子?为解决这一问题,曾瑞华托人把当地的泥土送到北京去检测,请专家给出发展建议。很快,土地化验结果出来了——田畈村的土壤,非常适合种植梨子。
于是,在2016年,曾瑞华为村里引进了翠冠梨和黄金梨进行种植。2017年1月开始栽种,2020年部分树木开始试挂果,400余亩的梨园产梨30余万斤,给村民们带来了180余万元的收入,带动当地农户328户1312人增收。后来,重庆市委宣传部帮扶集团组织市级相关媒体走进田畈村,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帮助田畈村销售梨子,助力乡村振兴,进一步打开了村里梨子的销路。如今,田畈村田畈梨园产业基地种植梨树1700余亩,梨子进入丰产期,预计今年产量将再创新高。
近年来,桥头镇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突破口,聚力壮大特色果蔬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田畈村借此“东风”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了以田畈梨为主的精品水果产业,采取“业主+合作社+农户”模式,并注册了以“田畈梨”为代表的一批优质农产品商标。
有了产量和规模,桥头镇逐步将着力点转移到了产品的提质增效、品牌营销上,立足梨产业基础,发展采摘游、赏花、摄影等项目,通过农旅融合将产业做大做强,共同谋划梨产业的发展,为未来的市场销售打好坚实基础,为群众打开致富增收的新路径。
“如今的桥头镇,村村有产业,过去的撂荒地纷纷变成了花果山、示范田。”桥头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桥头镇将继续以生态产业和生态经济相结合,不断释放新动力,策划新一轮网络直播带货活动,拓宽销售渠道,增加农户收入,让桥头的水果产业做大做强,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来源:七一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