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服务“沉下去”社区治理“活起来”
文峰街道三中社区“邻里说理室”调解矛盾纠纷。
本报记者 谢国邦 文/图
不久前,文峰街道杨柳社区一宾馆外立面装修,与邻近住宅小区居民发生矛盾。社区干部及时发挥“邻里说理室”作用,组织矛盾双方面对面说理,调解人员从中化解。最终,双方相互理解,宾馆外立面装修如愿进行。
“邻里说理室”成为文峰街道化解群众矛盾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文峰街道围绕党建统领社区治理重点任务,通过资源整合、流程再造、功能重构、模式创新,全力打造“一站式”纠纷调处中心,创建“邻里说理室”调解品牌,实现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把“死结”变“活扣”,把“陌邻”变“睦邻”,探索出一条“不出调解门,能调百家事”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
自2020年“邻里说理室”创建以来,文峰街道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886件,化解成功率达98%,群众满意度由创建前的82.4%提升到99.6%。
组建调解队伍 构建快处机制
7月初,文峰街道三中社区因天然气管网改造导致路面破损严重,给附近居民带来诸多不便,居民情绪激动。社区干部发现苗头后,及时发挥议事会作用,组织居民、燃气公司负责人通过“邻里说理室”面对面交流沟通,最终得到了居民的理解。
把隐患及时消除在萌芽状态。文峰街道整合辖区资源,成立小区理事会、议事会等乡风文明类、矛盾调解类社会组织50余个,构建“社区+社会”组织体系,围绕基层治理、社区提升等开展基层党组织联建共建活动185次。探索推行纵向建、横向联的区域化社区联动治理机制,成立党建联盟,吸纳200个辖区单位参与社区治理,5000余人参与共建活动。
文峰街道完善矛盾纠纷快速排查化解机制,按照“事前议事收集、酝酿,事中调查、协商,事后监督、回访”原则,明晰矛盾纠纷摸排、受理、分流、调查、调解、导出、回访等工作流程,规范办事程序、健全工作台账、严格闭环管理,确保矛盾纠纷得到有效解决。组织社区书记、民警、综治专干、网格员4个固定人员与社区老党员、老干部、好邻居、法官、小组长等N个代表人物成立“4+N”调解模式,“一组一事”针对性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切实把问题发现在社区、把矛盾化解在一线。
同时,文峰街道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实行网格员和社区干部双向流动,加大社区工作者选任和选聘力度,规范入职渠道,建成社区后备力量库35人。实施全科培养计划,围绕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等课题,举办社区工作者培训班10次、培训1200余人。整合辖区退休干部党员资源组建“调解人才库”,现有调解员326人,其中专职调解员125人。打造特色阵地,依托11个社区“邻里说理室”,延伸建成小区议事亭、法治公园、法治长廊、驻警调解室、司法调解室等议事平台7个。
突出问题治理 联动多元化解
不久前,文峰街道双合店社区两兄弟因老人赡养问题发生矛盾。社区网格员获知消息后,及时将情况上报。随后,社区干部组织调解员上门调解。经过两次上门调解,这两兄弟终于达成了一致意见。
文峰街道整合辖区资源,打造“板块-网格-小区-个体”社会治理共同体,建立“一站式”调解窗口,实现人员、资源、数据、服务整合。开展街道、社区、网格、小区“四级包联包抓”,成立“1名社区副书记(副主任)+3至5名网格员”的网格组11个,累计收集矛盾纠纷信息1800余条、潜在风险点500余个。
同时,文峰街道推动“处置问题”向“发现问题”延伸,实现预知预警、预防预控。将调解员培训纳入年度工作计划,通过观摩庭审、开展知识讲座等形式,提高调解员专业知识和调解技能。探索成立专门调解委员会,依托专职网格员队伍,定时定点开展网格走访巡查,对收集到的矛盾纠纷问题分门别类建立台账10余种,通过基层民情沟通会、民意恳谈会、民心交流会、纠纷调解会等群众愿意和接受的形式,把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做到巷里院外,防止矛盾升级激化。
文峰街道还实施“广开渠道收集信息,就地从快处理问题、跟踪问效事了人和、健全机制源头预防”的矛盾化解“四步法”,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突发事件不出街道。
深化品牌效能 构建和谐家园
文峰街道天鹅湖社区居民廖仁杰是一名退休干部,后来被聘请为调解室工作人员。他曾是一名乡镇干部,拥有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成为群众矛盾纠纷调解的一把好手。
文峰街道坚持人才需求导向,挖掘培育一批以党员为主体的草根能人成为社会治理的主要依靠对象,涌现出廖仁杰、徐兴华等一大批矛盾纠纷调解领头人。目前,文峰街道已将80人纳入“草根能人库”,协助调解矛盾纠纷190起。
文峰街道秉承“邻里说理室+小区治理”“家人治家”理念,始终将群众需求摆在优先位置,将“邻里说理室”打造成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的有效载体,有效促进社会基层治理和服务。“邻里说理室”自创建以来,充分发挥阵地软硬件资源作用,紧紧围绕人居环境、家庭关系、公共设施、安全稳定等重点领域,协调解决小区化粪池外溢、违法建设、占绿毁绿、车辆乱停乱放等“急难愁盼”问题665件,办实办好夫妻矛盾化解、宠物丢失找回、老旧小区车位规划等“微实事”586件。
如今,文峰街道探索形成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法育人的“人民调解”新方法,实现个体治理功能大提升;依托“4+N”调解模式,充分发挥好老党员、老干部、好邻居、法院法官、乡贤名人等成员威望,通过访、谈、帮、解、控“五步工作法”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本报记者 谢国邦 文/图
不久前,文峰街道杨柳社区一宾馆外立面装修,与邻近住宅小区居民发生矛盾。社区干部及时发挥“邻里说理室”作用,组织矛盾双方面对面说理,调解人员从中化解。最终,双方相互理解,宾馆外立面装修如愿进行。
“邻里说理室”成为文峰街道化解群众矛盾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文峰街道围绕党建统领社区治理重点任务,通过资源整合、流程再造、功能重构、模式创新,全力打造“一站式”纠纷调处中心,创建“邻里说理室”调解品牌,实现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把“死结”变“活扣”,把“陌邻”变“睦邻”,探索出一条“不出调解门,能调百家事”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
自2020年“邻里说理室”创建以来,文峰街道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886件,化解成功率达98%,群众满意度由创建前的82.4%提升到99.6%。
组建调解队伍 构建快处机制
7月初,文峰街道三中社区因天然气管网改造导致路面破损严重,给附近居民带来诸多不便,居民情绪激动。社区干部发现苗头后,及时发挥议事会作用,组织居民、燃气公司负责人通过“邻里说理室”面对面交流沟通,最终得到了居民的理解。
把隐患及时消除在萌芽状态。文峰街道整合辖区资源,成立小区理事会、议事会等乡风文明类、矛盾调解类社会组织50余个,构建“社区+社会”组织体系,围绕基层治理、社区提升等开展基层党组织联建共建活动185次。探索推行纵向建、横向联的区域化社区联动治理机制,成立党建联盟,吸纳200个辖区单位参与社区治理,5000余人参与共建活动。
文峰街道完善矛盾纠纷快速排查化解机制,按照“事前议事收集、酝酿,事中调查、协商,事后监督、回访”原则,明晰矛盾纠纷摸排、受理、分流、调查、调解、导出、回访等工作流程,规范办事程序、健全工作台账、严格闭环管理,确保矛盾纠纷得到有效解决。组织社区书记、民警、综治专干、网格员4个固定人员与社区老党员、老干部、好邻居、法官、小组长等N个代表人物成立“4+N”调解模式,“一组一事”针对性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切实把问题发现在社区、把矛盾化解在一线。
同时,文峰街道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实行网格员和社区干部双向流动,加大社区工作者选任和选聘力度,规范入职渠道,建成社区后备力量库35人。实施全科培养计划,围绕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等课题,举办社区工作者培训班10次、培训1200余人。整合辖区退休干部党员资源组建“调解人才库”,现有调解员326人,其中专职调解员125人。打造特色阵地,依托11个社区“邻里说理室”,延伸建成小区议事亭、法治公园、法治长廊、驻警调解室、司法调解室等议事平台7个。
突出问题治理 联动多元化解
不久前,文峰街道双合店社区两兄弟因老人赡养问题发生矛盾。社区网格员获知消息后,及时将情况上报。随后,社区干部组织调解员上门调解。经过两次上门调解,这两兄弟终于达成了一致意见。
文峰街道整合辖区资源,打造“板块-网格-小区-个体”社会治理共同体,建立“一站式”调解窗口,实现人员、资源、数据、服务整合。开展街道、社区、网格、小区“四级包联包抓”,成立“1名社区副书记(副主任)+3至5名网格员”的网格组11个,累计收集矛盾纠纷信息1800余条、潜在风险点500余个。
同时,文峰街道推动“处置问题”向“发现问题”延伸,实现预知预警、预防预控。将调解员培训纳入年度工作计划,通过观摩庭审、开展知识讲座等形式,提高调解员专业知识和调解技能。探索成立专门调解委员会,依托专职网格员队伍,定时定点开展网格走访巡查,对收集到的矛盾纠纷问题分门别类建立台账10余种,通过基层民情沟通会、民意恳谈会、民心交流会、纠纷调解会等群众愿意和接受的形式,把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做到巷里院外,防止矛盾升级激化。
文峰街道还实施“广开渠道收集信息,就地从快处理问题、跟踪问效事了人和、健全机制源头预防”的矛盾化解“四步法”,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突发事件不出街道。
深化品牌效能 构建和谐家园
文峰街道天鹅湖社区居民廖仁杰是一名退休干部,后来被聘请为调解室工作人员。他曾是一名乡镇干部,拥有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成为群众矛盾纠纷调解的一把好手。
文峰街道坚持人才需求导向,挖掘培育一批以党员为主体的草根能人成为社会治理的主要依靠对象,涌现出廖仁杰、徐兴华等一大批矛盾纠纷调解领头人。目前,文峰街道已将80人纳入“草根能人库”,协助调解矛盾纠纷190起。
文峰街道秉承“邻里说理室+小区治理”“家人治家”理念,始终将群众需求摆在优先位置,将“邻里说理室”打造成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的有效载体,有效促进社会基层治理和服务。“邻里说理室”自创建以来,充分发挥阵地软硬件资源作用,紧紧围绕人居环境、家庭关系、公共设施、安全稳定等重点领域,协调解决小区化粪池外溢、违法建设、占绿毁绿、车辆乱停乱放等“急难愁盼”问题665件,办实办好夫妻矛盾化解、宠物丢失找回、老旧小区车位规划等“微实事”586件。
如今,文峰街道探索形成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法育人的“人民调解”新方法,实现个体治理功能大提升;依托“4+N”调解模式,充分发挥好老党员、老干部、好邻居、法院法官、乡贤名人等成员威望,通过访、谈、帮、解、控“五步工作法”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