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不褪色 倾情为公益
付征金在看儿子的《烈士证明书》。
付征金给村民理发。
本报记者 熊瑛 文/图
为了回报乡邻,他把理发挣的钱,一点一点积攒下来,捐给生病住院的村民;他把儿子的抚恤金捐出来,给村里修公路,资助困难家庭的学生上学……
他唯一的儿子在战场上牺牲,家里并不富裕,但多年来,他累计捐款16万多元。他就是九龙山镇仁和村3组村民付征金,一位“离队不离心、退伍不褪色”的八旬老兵。
“儿子,你要去当兵,我举双手赞成”
1987年9月,18岁的儿子付春雪向付征金提出了要去当兵的想法。
“儿子,你要去当兵,我举双手赞成。”作为退伍军人的付征金满口答应。
1959年,付征金应征入伍当了三年兵。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他深知,“部队是一个大熔炉,可以炼就一身‘钢筋骨’;男儿自当投部队,炼就本领报祖国。”
有了父亲的大力支持,付春雪入伍当兵、报效祖国的动力更强了,没想到遭到了母亲王行梅的反对。
“我只有你这一个儿子,我和你爸爸还要靠你养老。你去当兵,如果有个三长两短,我们老了靠谁?”早已泪流满面的母亲拉着儿子的手说。
“妈,我不会有事的,您和爸爸等我回来!”付春雪轻轻地为母亲擦去眼角的泪水。见儿子已铁了心,王行梅也不再挽留,只能遂了儿子的心意。
“儿子保卫国家牺牲,我觉得无上光荣”
1987年12月,付春雪告别了父母,踏上了入伍当兵的征程。在部队里,付春雪遵守纪律,团结同志,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自觉从难从严要求自己。
“儿子到部队后,几乎每个月都会给我们写一封信,那时通讯不发达,没有手机,家里也没有安装座机。书信,成了我们和儿子唯一的沟通渠道。”付征金说,“从字里行间看到儿子在部队表现优秀,也知道他平安健康,我和他妈心里就踏实了。”
1988年,付春雪走上战场,参加了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在“4.28”抗敌反扑作战中,付春雪英勇顽强,连续作战10多个小时,击退敌人多次反扑,守住了阵地。时年5月2日,付春雪在一次作战中因严重烧伤,在原文山县67医院抢救无效牺牲。听到儿子牺牲的消息,付征金、王行梅夫妇抱头痛哭。
付春雪牺牲后,他被评为革命烈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发了“烈士证明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还授予他三等功荣誉。
“1988年4月18日,儿子给我写了一封信,没想到这封信成了儿子的绝笔。”现年78岁的王行梅提起儿子,眼泪又掉了下来。付春雪在信中写到,他即将被派到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前线,如果有个三长两短,希望爸妈不要伤心……他还在信笺上画了一束花,送给母亲。
“虽然儿子牺牲了,但我不后悔支持他去当兵。他是为了保卫国家牺牲的,我觉得无上光荣。”付征金说。
“我们村不少人在付征金、王行梅夫妇的影响下,纷纷把自家儿子送去当兵。”九龙山镇仁和村村民邱孝奎说,他们夫妇虽然失去了唯一的儿子,但没有互相埋怨和指责,而是化悲痛为力量,教育4个女儿的孩子长大后参军入伍,为建设和保卫祖国贡献一份力量。
“我是一名退伍军人,这是我应该做的”
付征金腿脚不便,干农活很吃力,儿子又在战场上牺牲了,一到农忙时,周围的村民都主动到付征金家帮忙,这让付征金夫妇感动不已。
为了回报乡邻,付征金就利用自己的理发手艺,为大家免费理发。但周围的村民坚持要求付费,否则就不找他理发了。为此,付征金只好象征性地收了一点费用,然后积攒下来。哪家有人生病住院,他立即掏钱看望慰问;哪家孩子读书差钱,他立马掏钱资助;村里修公路,他也会掏钱赞助……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多年来,付征金先后捐款16万多元,他甚至还把儿子的抚恤金也拿出来帮助村民。
“我是一名退伍军人,这是我应该做的。”付征金说,“大家随时随地帮助我家,我也应该为大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付征金家的土墙屋住了几十年,九龙山镇党委、政府决定补助4万元为他家修缮房屋。没想到付征金婉言谢绝了,他说:“把这笔钱拿去帮助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吧。”
如今,村里有腿脚不方便、卧床不起的村民需要理发,已86岁高龄的付征金也会拄着拐杖、背着理发工具一瘸一拐地上门服务,剪、洗、修、吹等工序一样不少。
“我在付师傅这里理了35年的头发,他不但手艺好,价格还非常便宜,一次只收几块钱。偶尔忘记带钱了,即便下次理发时补给他,他也不要。”现年65岁的仁和村村民雷世桂说,“他的心思,我们都看出来了,他是想尽己所能地帮助大家。”
付征金给村民理发。
本报记者 熊瑛 文/图
为了回报乡邻,他把理发挣的钱,一点一点积攒下来,捐给生病住院的村民;他把儿子的抚恤金捐出来,给村里修公路,资助困难家庭的学生上学……
他唯一的儿子在战场上牺牲,家里并不富裕,但多年来,他累计捐款16万多元。他就是九龙山镇仁和村3组村民付征金,一位“离队不离心、退伍不褪色”的八旬老兵。
“儿子,你要去当兵,我举双手赞成”
1987年9月,18岁的儿子付春雪向付征金提出了要去当兵的想法。
“儿子,你要去当兵,我举双手赞成。”作为退伍军人的付征金满口答应。
1959年,付征金应征入伍当了三年兵。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他深知,“部队是一个大熔炉,可以炼就一身‘钢筋骨’;男儿自当投部队,炼就本领报祖国。”
有了父亲的大力支持,付春雪入伍当兵、报效祖国的动力更强了,没想到遭到了母亲王行梅的反对。
“我只有你这一个儿子,我和你爸爸还要靠你养老。你去当兵,如果有个三长两短,我们老了靠谁?”早已泪流满面的母亲拉着儿子的手说。
“妈,我不会有事的,您和爸爸等我回来!”付春雪轻轻地为母亲擦去眼角的泪水。见儿子已铁了心,王行梅也不再挽留,只能遂了儿子的心意。
“儿子保卫国家牺牲,我觉得无上光荣”
1987年12月,付春雪告别了父母,踏上了入伍当兵的征程。在部队里,付春雪遵守纪律,团结同志,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自觉从难从严要求自己。
“儿子到部队后,几乎每个月都会给我们写一封信,那时通讯不发达,没有手机,家里也没有安装座机。书信,成了我们和儿子唯一的沟通渠道。”付征金说,“从字里行间看到儿子在部队表现优秀,也知道他平安健康,我和他妈心里就踏实了。”
1988年,付春雪走上战场,参加了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在“4.28”抗敌反扑作战中,付春雪英勇顽强,连续作战10多个小时,击退敌人多次反扑,守住了阵地。时年5月2日,付春雪在一次作战中因严重烧伤,在原文山县67医院抢救无效牺牲。听到儿子牺牲的消息,付征金、王行梅夫妇抱头痛哭。
付春雪牺牲后,他被评为革命烈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发了“烈士证明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还授予他三等功荣誉。
“1988年4月18日,儿子给我写了一封信,没想到这封信成了儿子的绝笔。”现年78岁的王行梅提起儿子,眼泪又掉了下来。付春雪在信中写到,他即将被派到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前线,如果有个三长两短,希望爸妈不要伤心……他还在信笺上画了一束花,送给母亲。
“虽然儿子牺牲了,但我不后悔支持他去当兵。他是为了保卫国家牺牲的,我觉得无上光荣。”付征金说。
“我们村不少人在付征金、王行梅夫妇的影响下,纷纷把自家儿子送去当兵。”九龙山镇仁和村村民邱孝奎说,他们夫妇虽然失去了唯一的儿子,但没有互相埋怨和指责,而是化悲痛为力量,教育4个女儿的孩子长大后参军入伍,为建设和保卫祖国贡献一份力量。
“我是一名退伍军人,这是我应该做的”
付征金腿脚不便,干农活很吃力,儿子又在战场上牺牲了,一到农忙时,周围的村民都主动到付征金家帮忙,这让付征金夫妇感动不已。
为了回报乡邻,付征金就利用自己的理发手艺,为大家免费理发。但周围的村民坚持要求付费,否则就不找他理发了。为此,付征金只好象征性地收了一点费用,然后积攒下来。哪家有人生病住院,他立即掏钱看望慰问;哪家孩子读书差钱,他立马掏钱资助;村里修公路,他也会掏钱赞助……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多年来,付征金先后捐款16万多元,他甚至还把儿子的抚恤金也拿出来帮助村民。
“我是一名退伍军人,这是我应该做的。”付征金说,“大家随时随地帮助我家,我也应该为大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付征金家的土墙屋住了几十年,九龙山镇党委、政府决定补助4万元为他家修缮房屋。没想到付征金婉言谢绝了,他说:“把这笔钱拿去帮助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吧。”
如今,村里有腿脚不方便、卧床不起的村民需要理发,已86岁高龄的付征金也会拄着拐杖、背着理发工具一瘸一拐地上门服务,剪、洗、修、吹等工序一样不少。
“我在付师傅这里理了35年的头发,他不但手艺好,价格还非常便宜,一次只收几块钱。偶尔忘记带钱了,即便下次理发时补给他,他也不要。”现年65岁的仁和村村民雷世桂说,“他的心思,我们都看出来了,他是想尽己所能地帮助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