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和谦镇以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老茶树“复活”长出致富“金叶子”
茶艺专家考察金山村老茶树。

晾晒茶叶。

“和谦高景”茶。

工人察看烘干后的茶叶。

茶农采摘茶叶。

  本报记者 邓青春
  核心阅读
  “这款红茶色泽金黄明亮,入口顺滑绵纯,茶汤在口腔里流连,留下持久不散的茶香味……”前不久,在和谦镇金山村的茶叶展示大厅,和谦镇党委书记徐辉和评茶师对几款“和谦高景”茶进行了开汤品鉴。
  和谦镇种茶历史悠久,山上那片老茶树就是明证。经调查,和谦镇现存老茶树8万多株,其中树龄超过百年的约3万株。近年来,金山村在管护好老茶树的基础上,还逐步推动新茶树栽植,并建设茶叶加工厂。茶产业成了金山村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村民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
  “去年村集体经济组织生产成品茶600斤,实现纯利润15万元。”金山村党支部书记王文富说,和谦镇茶叶因生长在山林间,独居天然之野,生产出的茶叶质量优良备受市场青睐。
   1 唤醒“闲资源”
  盛夏时节,和谦镇金山村高山云雾间,漫山茶树苍翠欲滴。金山村由原金花、中山两村合并而成,距开州城区 49公里,海拔450至1300米。全村地势东低西高,曾经是典型的穷乡僻壤。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煤炭开采成为金山村的支柱产业,鼎盛时期,金山村的煤窑多达10多个。然而,10多年前,随着村里的煤窑陆续关停,无主导产业的金山村渐渐成为贫困村。
  接下来该怎么办,成为当地的一道难题。为此,金山村村支“两委”在区委宣传部及和谦镇党委、和谦镇人民政府、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走上了找项目、筹资金、谋发展的道路。
  金山村种茶历史可追溯至两三百年前,那时的“中山茶”名气很大,随着时代变迁,该村茶产业日渐衰落。但在金山村山林间、田坎边等,还有不少老茶树存活至今。
  “这些无人管护的老茶树,自然生长反倒更加‘野性十足’。”王文富说,2018年,金山村驻村工作队在走访中发现,不少村民都会采茶、制茶,且制出的茶口感很好,“但茶叶品相较差,无法卖出好价钱。”
  为补齐村集体经济发展短板,驻村工作队与金山村村支“两委”研判后,决定借助村里的茶资源发展村集体经济。说干就干,当年年底,村里迅速组织精干力量对所有老茶树实施摸底排查,由此拉开了盘活闲置资源的序幕。
   2 奏响“振兴曲”
  “我们茶园用的是有机肥,夏季套种大豆,冬季套种油菜。”在金山村生态茶叶示范园,村干部伍先全向前来参观学习的外地茶农们介绍生态茶叶的种植方法,“现在茶树旁边种植的是大豆,待到10月份收获后,就可以套种油菜了。”
  “我们一共11人,当时每人拿出5000元作为启动资金发展茶产业。”伍先全说,2018年年底,启动资金到位后,村里立即注册了“金山豪”茶叶商标,聘请了炒茶经验丰富的技术员,还安排专人到外地茶厂学习制茶技术。
  2019年5月,金山村邀请国家茶学学士、国家一级茶叶技师郭炜峰一行,来到村里考察老茶树。当他充分肯定金山村的茶叶品质后,更加坚定了金山村利用好一株株老茶树,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的决心。
  “拟好大思路,用好老茶树,建好新茶园,结好利益链。”金山村按照和谦镇党委、政府提出的产业发展思路,以复兴“中山茶”形成茶产业为目标,坚持“两条腿”战略:一边管护好老茶树,一边栽植好新茶树。
  8万多株保留下来的老茶树,是金山村茶产业振兴的根基,必须培植好、管护好。老茶树主要集中在原“中山片”,村里及时提出严禁砍伐损毁老茶树的硬措施,并组织村民对老茶树精心管护,清除杂草、施肥、复壮更新,激活老茶树旺盛生命力。
  2019年9月,为建好新茶园,村里邀请农业专家对土壤进行检测,对气候进行分析,选定新茶园地块,栽种高产优质的良种茶树。仅3个月时间,就完成3万余株老茶树管护和40万株新茶树栽种。
  “集中连片规模发展800至1500亩茶树,建设生态茶叶示范园。”王文富说,今后茶园将构建机械化生产、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实现品种优良化、栽培标准化、生产绿色化、产品安全化,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3 跑出“共富路”
  “如果喜欢‘和谦高景’茶,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立即下单。”金山村直播间内,金山村带货主播热情地通过抖音向网友们介绍茶产品,“除了抖音上购买,大家还可以用微信扫一扫直播间的这个二维码,购买我们的产品。”
  走进茶园,只见每片区域都有一盏太阳能杀虫灯。“大部分害虫都可以杀死,有效减少了园中的病虫害。”王文富说,这里未采用任何化肥农药,茶叶品质得到了最大保障。
  以绿色谋发展,向品质要效益。村里每年都会定期邀请茶叶种植和制作方面的专家,围绕茶园生态建设、茶园病虫害防治以及茶叶初制加工等内容,现场指导村民采茶、摊青、杀青、揉捻、晾晒等,并针对各环节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讲解。
  品牌建设上,和谦镇围绕野放茶产业创建知名品牌“和谦高景”茶,并完成“和谦高景”茶商标注册、包装设计。同时,和谦镇还积极组织、参加各类评比赛事,扩大“和谦高景”品牌影响力。
  “200余户村民去年采茶实现收入20多万元,户均增收1000多元。”王文富说,在拓宽市场销路上,除巩固现有销售渠道外,还将通过消费扶贫、参会展销、商家代售等方式,逐步扩大“和谦高景”茶市场,以好品质、好口感赢得消费者认可。
  徐辉介绍,接下来,和谦镇将重抓“管、采、收、制、销”五个环节,组建技术团队,建标准化茶厂,添置现代化制茶设备,注册“古韵中山”“绿韵中山”商标,让茶产业成为实现强村富民的一把“金钥匙”。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