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书香端午 品读我们的节日
  五月初五端午节,雄黄烧酒菖蒲剑。三角粽子裹糯米,各色香袋挂胸前。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也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节日。端午时节,品读一些相关书籍,希望能带你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通晓祖先们的古老智慧。

  《端午的鸭蛋》
作者:汪曾祺
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本书精选了汪曾祺先生二十余篇散文佳作以及多篇脍炙人口的小说创作。其中的散文《端午的鸭蛋》记叙了作者家乡端午节的一些风俗,着重介绍了家乡咸鸭蛋的特色,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念,表达出了对儿时童真童趣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汪曾祺的创作多以童年、故乡为主题,追寻记忆中的这些人、那些事,语言朴实而美丽,平淡中有丰富的韵味,字里行间充溢着江南恬淡柔美的风韵,映射着京城敦厚闲适的光景。其散文风格悠然宁静,花木果蔬、鸟飞虫鸣、传统习俗、旧人旧事……随处可见文人的清雅闲趣,读来饶有兴味;其小说“洒脱随意而自有章法”,以散文化的笔法书写家乡的风土人情,描摹平凡的人物与故事,语言具浓郁的地方特色与深厚的文化内涵。

  《端午》
作者:刘晓峰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端午的起源,众说纷纭。比如吴越民族祭祀龙图腾说、古代越人新年说等。而作者认为端午节的起源,最早应当是夏至节。古人认识到夏至这一自然现象,并围绕它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文化意义的活动。本书在大量的历史文献基础上,用精炼、生动的语言表达,细腻地讲述传统端午节日故事,为读者呈现有品位、有趣味的阅读。
  全书共分三部分:讨论了端午的起源,端午的节俗,并从地域和时间两个维度进行了总结。作者刘晓峰教授在书中引经据典,以优美的文字为读者呈现一个原汁原味的端午。全书有高清插图近70幅,精心挑选与端午相关的古图,全彩再现悠久而活泼的端午。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
作者:讲历史的王老师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古代也有“996”工作制吗?
  古代的“打工人”主要指官员和衙役。他们每天卯时上班,酉时下班,工作天数随朝代的不同而不同,忙的时候一个月只放一天假。平均算下来,古人差不多每周要上六天班,每天从早上六点工作到晚上六点。因此,古代虽然没有“996”工作制,却有如出一辙的“666”工作制!
  古代的房价高吗?
  汉朝的房价简直是“白菜价”。普通人一两年的工资就够在小城市买一套房了。唐朝的房价就不那么友善了。官至吏部侍郎的韩愈,用了30年才攒够买房子的钱。宋朝的房价更是高,苏辙晚年在汴梁买房子所花的钱,需要一个普通人至少120年不吃不喝才能攒够。
  这些有趣的古代故事背后,是作者翻阅了187篇参考文献,确保每一个脑洞大开的问题答案都有可靠的史料支撑。同时他充分发挥了东北人的幽默天赋,把每一个问题都写成一个段子,让你一边捧腹大笑,一边观察古人真实的生活细节。

  《故宫文物南迁》
作者:祝勇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国难之下,国宝颠沛流离,保全文物,就是保全民族的文化之根。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艺术学博士祝勇常年书写与故宫有关的历史,这部《故宫文物南迁》更是选取了这座宫殿历史上最为惊心动魄,也最为可歌可泣的一段历程。
  作品以翔实的考证还原了历史原貌,尤为可贵的是将有关的历史人物化为鲜活的文学形象,为读者留下了难以替代的感性认知。
  作者在后记中写道:“2023年是故宫文物南迁启程九十周年……面对那段业已模糊甚至已被遗忘的岁月,我们不能不感叹时间流逝之迅猛,感叹历史记忆之脆弱……两年中,我随同故宫博物院领导多次前往重庆市南岸区、巴南区和四川省乐山市、成都市等地进行调研。”手捧这本刚刚出版的新书,去到位于南滨路的重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了解故宫文物南迁史及其意义,不失为端午假期中的一件美事。

  一个未来新世界 一种数字新文明——读《元宇宙指南》有感
■ 张山斯

  或许很多人都曾经幻想过:能随心所欲地创造自己的理想世界;能与任何想见的人面对面交流,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体验到任何想尝试的事情,不受现实的约束;甚至,在虚拟世界中诞生的创造、产生的价值、积累的财富,还能完全映射到现实世界。
  这些幻想听起来遥不可及,甚至已经超越了虚拟游戏的边界,但其实它们都有可能成为现实。有一个地方,可以让我们实现这些愿望,那就是元宇宙(Metaverse)——一个以众多用户为中心的无限世界,一个与互联网紧密相连的多维数字时空,里面既有基于实用目的被增强的现实,也有被现实化的虚拟想象,而人们可以通过现实世界中的入口进入其中。
  如果你已经对元宇宙感到好奇,那么一定要读一读《元宇宙指南》这本书。这是韩国未来战略智库学者崔亨旭创作的一本科普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全面介绍了元宇宙这个令人着迷的未来世界。
  元宇宙一词,最早出现在1992年美国作家尼尔·斯蒂芬森的科幻小说《雪崩》中,指的是一个由多个虚拟世界组成的虚拟空间,这些虚拟世界被连接成一个庞大的网络,人们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在其中自由穿梭和交流。这个概念后来被许多文学、电影、游戏等不同类型的作品所借用和发展,如《黑客帝国》《头号玩家》《我的世界》等。近年来,元宇宙不再停留在一个令人着迷的概念,而是成为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领域,更是一个正在成为现实的产业目标。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虚拟现实等技术的进步,元宇宙的实现逐渐成为可能。各国科技巨头公司纷纷将企业战略和投资重心转向元宇宙。例如,微软发布了其混合现实平台Mesh;英伟达推出了其虚拟世界平台Omniverse;苹果也刚刚发布了其首款AR头显设备VisionPro,国内如腾讯、网易等公司也在积极布局。
  但元宇宙的未来到底是什么样子,科技巨头各自有各自的战略,尚且不能统一,大众更是各自有各自的理解,更加莫衷一是。而在这本书中,作者从多个角度对元宇宙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全景式的扫描与拼图,反而让读者得以体验一个完整的元宇宙世界。
  从技术角度看,要实现元宇宙还需要突破许多设计难题和技术瓶颈,如传感器、光学、屏幕、立体声、摄像头、雷达、界面、用户体验等。作者分析了一些相关产品和设备的成功与失败经验,并预测了未来可能出现的技术革新。
  从经济角度看,元宇宙将催生出全新的经济形态和商业模式,如虚拟化身、虚拟财富、虚拟物品等。作者阐述了这些新形态所带来的价值和机会,并讨论了其中所面临的争议性和局限性。
  从社会角度看,元宇宙将对人类社会各个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和变革,如零售业、传媒业、娱乐业、体育业、教育业、医疗业、制造业等。
  从个人角度看,元宇宙将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让我们能够享受更多的自由和创造力。作者介绍了一些元宇宙中可能出现的新职业和新生活,如虚拟导游、虚拟设计师、虚拟教师、虚拟旅行、虚拟社交、虚拟娱乐等,并分享了一些他自己在元宇宙中的体验和感受。
  可能每个人都曾经在媒体报道中,感受过扑面而来的“元宇宙”概念,但我相信,大多数人应该和我一样,对于这个未来世界,所知所想是模糊而片面的,而这本书向我们展示的是一幅涵盖元宇宙方方面面的全景图。
  曾经,我认为元宇宙离我们的生活还很遥远,但《元宇宙指南》这本书让我对元宇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数字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机遇,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整个世界的数字化速度越来越快,元宇宙有可能会以超越我们想象的速度到来,同时,这又是一本分析全面、简单易懂的科普书,很适合大众阅读。
  当我带着《元宇宙指南》的框架重新打量自己生活的城市,更能感受到重庆这座城市在元宇宙世界的可能性。重庆,正以数字化引领开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新局面。
  综上所述,我认为《元宇宙指南》是一本面向未来的科普书,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了元宇宙的发展趋势和机遇。在元宇宙的发展中,我们需要更加开放和创新的思维方式,同时也需要更加深入的技术研究和应用探索。我们期待着重庆在数字化变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也期待重庆在元宇宙世界创造出更多的新机会和新价值,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如果你对元宇宙感兴趣,不妨也去读一读《元宇宙指南》这本书,提前体验一下虚拟世界与物理世界的映射,超前感受一番数字生活与现实生活的融合。

  跟着冯唐的书单探幽览胜——《了不起》读后
■ 王抒

  作家冯唐去年出版了《了不起》,这是他继《成事》《冯唐成事心法》后的又一“成事学”力作。他将精心挑选出来的50本经典读物归纳为三大类:经典文学、历史、生活美学,以此为依托,来阐述他的读书观点与人生智慧。
  冯唐写“成事学”的初衷源于他在市面上找不到一套适合中国的通用管理书籍来指导自己带领大、小团队,故而决定自己慢慢写一套这样的通用管理书。在繁重的全职工作之余,作者利用业余时间在2018年写出了叫好又叫座的《成事》;2021年,“成事学”的第二本书《冯唐成事心法》出版,比《成事》更叫座叫好。2022年,“成事学”的第三本书《了不起》来了。冯唐坚信,管理学是人学,不了解自己和其他人,做不好管理;不读书,无法充分了解自己和其他人。从这个角度看,阅读一定数量的经典书籍是提升成事功力的必需,经典书籍也是管理学的一部分。于是,这套书既是他的团队成员管理团队、管理项目的管理手册,又成为一帮商界朋友追捧的管理宝典。
  有人说读书是最便宜的奢侈行为,冯唐亦认为天下第一件好事就是读书。他结合自身经历,以朴实无华的笔触对涵盖人生的生活、人情、财富、成事、修行、智慧、热爱的7个方面做了归纳和解读。如果说《了不起》是本管理秘籍,我更愿看作是他为爱书之人开出的书单,他精选50部古今中外文学经典,品读后给出提纲挈领总结和感悟的书单。
  毫无疑问,冯唐的高学历和他耀眼的履历以及他涉及小说、散文、杂文、诗歌、管理的文学作品都证明了他的不俗和了不起。翻开《了不起》,拄着冯唐递来的“拐杖”在书山踯躅游历,便会感到他像导游一般,引导读者在各个“景点”驻足欣赏,助你变换着视角远观近看并适时奉上精彩的解说。于是在成峰成岭的览胜体验中,在“拐杖”的帮助下对“美景”有新的认知后,便有了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通透。因此,读者在阅读了不起的人写的《了不起》的过程中,若与作者在思想认识上达到一定程度的契合,获得同频共振的精神愉悦是应该的,也是了不起的;如果按图索骥,从他精心开出的经典书单里筛选出自己的所爱,细品慢读获得见仁见智的收获也是快乐和满足的。
  在我看来,作者对《浮生六记》的解读颇为有趣。他称《浮生六记》记录了同为爱玩乐、同不靠谱的沈复陈芸这对夫妇,琴瑟相和、恩爱有加,起起伏伏二十余年的共同生活,为世人留下一个二百多年前悲催的爱情故事和不朽文字,他赞赏他们是真正的生活家,又惋惜他们是文艺青年,因为文青往往不能抗击风险和长期自己养活自己。文末,还一瓢冷水浇醒当代正做好梦的文青,语重心长地叮嘱他们要早工作、早挣钱,早日实现财务自由。潜台词就是若做不到这三点,琴棋书画、养鱼弄花、红袖添香都是虚妄。的确,离开物质谈意识不靠谱。风花雪月,终究抵不过柴米油盐。
  相较于沈复,早早辞官的清代诗人、散文家袁枚可谓人生赢家。在作者看来袁枚是退休生活管理的“千古一人”,会管理、会生活、会生财、会享受,即使没有做到拿起成事,也基本做到了放下。即使没有放下成佛,至少活成了一个鲜活、自在的人。他的财力雄厚,管理能力强大。若把他的爱好排个序,美食不敌美人,美人不敌好书卷。有诗为证: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尽炉无烟。美人含怒夺灯去,问郎知是几更天。袁枚的《随园食单》是令冯唐欣赏的,他赞其文字老辣,见识深刻,夸袁枚既是会吃的老饕,还是会写文章的高手。他单挑《随园食单》中的第一单《须知单》中的几句话加以解读,道出了食材乃餐饮中最重要的事情。《随园食单》是袁枚四十年美食实践的产物,细腻地描摹了乾隆年间江浙地区的饮食状况与烹饪技术。
  再比如,冯唐说《边城》。他认为《边城》是写“异乡”的好小说,这个“异乡”类似桃花源,能拨动人的心弦,让我们重新审视生活的空间。读过《边城》的人很多,也各自都有各自的感受,小说里流淌着默默的深情是人性重要的组成部分。简而言之,《边城》是讲两个情窦初开的兄弟爱上一个姑娘的故事。虽然对翠翠和兄弟俩的笔墨不少,却没有直接写翠翠多美,两兄弟多阳刚。但是等你读完,血气方刚的兄弟俩就会跃然纸面,翠翠也能游进你的梦里去。这就是人,这就是有人味儿的人间。这样精准朴实的解读提升了我之前读《边城》的认知,让我又有了重读《边城》的冲动。
  掩卷之际,我在冯唐开出的“书单”里挑选出部分自己的偏爱准备精读,不贪多,毕竟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求甚解,只怕囫囵吞枣不利消化。
  【荐书台】

  源流三千年 最美是汉字《中华书法大字海》在渝问世
  1899年,在河南安阳殷墟地下沉睡3000多年的甲骨文,因为偶然机缘重现天日。甲骨文是我国迄今可见最早成体系的文字,以之为代表的中国古文字体系一脉绵延,发展成为今天的现代汉字。
  漫漫3000年,汉字经历过怎样的演变?在重庆大学出版社新书《中华书法大字海》(全五册)里,读者或可窥见一斑。“这套书收录了13000多个常用汉字,集纳了它们从甲骨文到金文、隶书、楷书和行草书的写法,基本呈现了这些汉字历代最优美、最经典的写法。”该书主编雒三桂教授告诉重庆日报记者。
  何谓“书法大字海”?雒三桂解释,此书名意在形容收入本书的历代书法经典字范数量巨大,近20万个,不但将《说文解字》所收录汉字全部收录,而且还收录了汉代以后名家笔下新出现的小篆汉字,由此本书基本囊括了历代常用汉字,使其书法字海的查阅功能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
  《中华书法大字海》是对中国历代书法艺术书写的总结性成果。如何看待这里的“总结性”?“收入书中的历代汉字书法作品是围绕单个的常用汉字展开的,不仅收集每个字历代的楷书、行书和草书的写法,还尽可能收录了每个字的甲骨文和金文以及隶书、小篆的写法。”雒三桂补充道,“如此一来,读者对每个汉字的字体演化可以一目了然,充分感受汉字3000年来的书写变化与美感境界。”

  走进“圆墩墩”的世界《竹海寻踪》写给青少年读者
  作为国内首部大熊猫国家公园主题长篇小说,《竹海寻踪》近日由大象出版社出版发行。“这个故事主要是写给广大青少年读者的,希望大家在感受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同时,还能学习书中主人公直面困惑、迎难而上的勇气。”该书作者、重庆作家曾维惠接受重庆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曾维惠说,此次创作对她而言是一次全新题材的儿童文学探索,也是一次更具科学精神的文学创作。除了需要作家具备生动有趣的讲故事能力,还会涉及不少科普知识、专业术语。本着严谨的创作态度,她动笔之前做了许多功课。
  跟着作者的笔触,读者可踏上大熊猫国家公园的神奇旅途。一路走来,除了感受浓浓的亲情、友情、师生情以及惊险的故事情节外,书中还展现了古老而神秘的羌族的历史、文化、美食等。而通过穿插大熊猫基地里的“熊猫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的巡护员、志愿者等人物,有关大熊猫的人工繁育、野化放归与野外引种等保护、研究相关知识,也潜移默化地在读者心里建立起认知。
  作者希望青少年读者能在《竹海寻踪》里看到一幅幅民族风情浓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同时能更好地了解大熊猫保护者们的无私奉献,树立起生态环保理念和自然教育理念。
  (来源:《重庆日报》)



电子书有声书
扫码即可阅读、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