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我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
——记广州渝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孝林
  本报记者 程超
  今年55岁的陈孝林是敦好镇龙珠村人,初中毕业后,他就去拜师学习木匠手艺,学成后,便在周边乡镇给人做家具。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陈孝林选择了南下广东省广州市打工。1992年,陈孝林来到广州市,在工地上从事人工挖孔桩、浇筑混凝土等工作。后来,陈孝林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劳务公司。回首自己这一路走来的艰辛坎坷,陈孝林说,他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
   不安于现状外出打拼
  初中毕业后,陈孝林就拜师学习木匠手艺,很快他便成了方圆十里有名的木匠,还收了两个徒弟,平时走街串巷到处给人做家具。
  “有一天,在一户人家里做家具时,主人家跟我说,在广州市打工一天能挣八元。我当时干木匠活一天才挣两元。”陈孝林说。
  1992年在广州市打工一天能挣八元,对陈孝林的吸引极大。当年腊月十八,时年24岁的陈孝林就跟同乡的46个人一起南下广州市打工。当时他的儿子刚出生不到一个月,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踏上了南下打工之路。
  到了广州市后,由于临近春节,工作不好找,很多同乡在一个星期之后,又踏上了返乡之路,46个人只剩下12人。陈孝林带着大家来到广州市一个工地上,干挖土方的工作,后来他们又进入深圳市的一家碎石厂,干碎石工作,这份工作十分辛苦,有几个同乡吃不了苦,也先后回乡去了,只留下了陈孝林等6人。
  “我想的是既然已经出来了,只要能挣到钱,什么苦活累活都可以干,要混出个样子,不能半途而废,没法面对父母和老婆娃儿,这股劲头一直存在我心里,这么多年来支撑着我坚持下来。”陈孝林说。
  凭着这份坚持,陈孝林在碎石厂留了下来。后来,他又辗转到广州市的工地上从事人工挖孔桩、浇筑混凝土等工作。凭着不怕吃苦、敢做敢拼敢担当的精神,陈孝林在建筑行业逐渐得到认可,亲戚朋友和不少大企业都信任他,于是陈孝林当起了包工头,领着大伙一起干,他的建筑劳务队伍也从最初的6人发展到了30多人。
  “第二年我就存了2万元,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也更加坚定了我在外打拼的决心。”陈孝林说。
  全身心投入建筑行业
  两年后,陈孝林把两岁的儿子留在老家由老人照顾,让妻子跟他一起到广州市打工。陈孝林带人在工地上干活,妻子则进入广州市白云区同德围的一家工厂打工。同时,陈孝林还把老家的兄弟姐妹都带出来,一起在广州市打工挣钱。
  “广州机场高速公路、南方日报社大楼、华南农业大学博士楼、星海音乐厅等项目的建设我都参与了。”陈孝林说,上世纪90年代中期,广州市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发展得很快,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他带的建筑队不愁没有事做。
  2002年,有了一点积蓄的陈孝林决定转行做餐饮行业,他盘下一家餐馆,一边做卤菜,一边做快餐供应给附近工厂的工人。
  “本来想大赚一笔,没想到遇上了非典,餐馆没人来吃饭。”陈孝林说。餐馆每天都在亏钱,这让陈孝林焦虑得睡不着觉。
  就在这时,以前一起做建筑的朋友找到陈孝林,给了一个工程让他做。陈孝林关掉了餐馆,重返建筑行业,他召集昔日的老乡,又拉起了自己的建筑队。
  “就是广州市花都区的风神汽车厂要扩建试车广场,我把这个工程接下了。”陈孝林说。
  开餐馆的失败,让陈孝林明白,想要赚钱还得干自己熟悉的行业,从此他静下心来,一心一意地干建筑行业。做完试车广场,陈孝林又接到广州市从化区的玉泉山庄小区建设工程和广深铁路货运线路改造工程,他的建筑劳务队伍也从几十人发展到最高峰时的400多人。
  公司发展迎来新机遇
  2012年,陈孝林注册成立了广州市渝兴土石方工程有限公司,后来更名为广州渝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公司业务也从最初的土石方工程拓展到市政道路工程、房建工程、园林景观工程等。承接的项目工程量也从最初的几万元十几万元到现在的上千万元。
  “广州亚运会场馆、广州BRT公交快线、深圳大学生运动会场馆的建设,我都参与了的。”陈孝林说,当时他的建筑劳务队伍共有工人400多人。每年春节返乡,他都会带上一批开州乡亲外出打工,很多乡亲跟着他干挣到钱了,在开州城区买了房子。陈孝林心里总是想着大家都能挣到钱,每个家庭都好起来,“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2008年,陈孝林在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买了人生的第一套房子,把家安在了广州市。随后的几年里,陈孝林带领建筑劳务队伍“撸起袖子加油干”,拼出了其队伍的口碑,接的项目也从最初的挖孔桩、浇筑混凝土到综合性项目的承接。
  “我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城市大搞建设,经济高速发展,房价也是一直在涨,现在我也算是混出了个样子,能做一些小事了。”陈孝林说,近年来,他把项目逐渐交给儿子来管理。儿子大学学的是土木工程专业,比起他这一代的打工人,儿子有更专业的建筑知识,有更先进的经营理念,目前,陈孝林的公司发展势头良好。
  “每年春节我都会回到家乡,跟亲戚朋友在汉丰湖边走一走,聊聊这年的得与失,聊聊下一年的规划与期望。开州山好水好人好,发展也是越来越好,我希望未来也能有机会为家乡的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如果有想南下广州市务工的老乡可以联系我,出门在外相互有个照应。”陈孝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