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共赏百本好书
  用文字还原真实的故乡
—— 万玛才旦小说集《乌金的牙齿》读后
  ■ 蒋登科

  最近这些年,有人提出了“大文学”概念。所谓“大文学”,就是要在开阔的视野中理解文学,发掘文学在文学性之外的更多资源和价值。文学不只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文本及其相关的人物、故事,而是包括了作品中所涉及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现实等多个领域的话题,也涉及文学和其他艺术样式之间的融合、渗透,比如文学与电影、电视剧等的相互成就。在这方面,万玛才旦是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他是作家、导演、编剧、翻译家,可以在这几个身份之间不断切换、相互影响,而且在他涉及的每个领域都取得了自己的成就,这就使他的作品拥有了跨文体的特征,也具有以“大文学”观念来打量的特殊质地。
  就文学创作来看,万玛才旦是灵感型的写作者,按照他的说法,“一个短篇小说,最好三天内就完成。如果时间拖得越长,它就会变成另外一个东西了。”甚至到了写剧本这个环节,他也不推崇反复打磨推敲剧本的做法。他认为倒不如多去看景,实地考察过了,剧本所缺乏的,现场所需要的灵感,自然就冒涌出来了。在他看来,作品是自然流淌出来的,或者是因为不经意间的某种触发而获得的,而不是冥思苦想出来的。2009年,他出版了藏文版小说集《诱惑》以及藏译汉的藏族民间文学经典《藏族:说不完的故事》,其后的十多年时间里又陆续出版了中文小说集《流浪歌手的梦》《嘛呢石,静静地敲》《撞死了一只羊》《塔洛》《乌金的牙齿》等,让人觉得他迎来了一个井喷式、爆发式的创作高潮期。关键是,在这个时期,他编剧、导演的电影作品不断问世,受到观众的喜爱,在国内外多次获奖。
  《乌金的牙齿》于2019年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很快受到读者关注和好评。这部小说集中收录的一些作品在其他集子中已经出现过,甚至作为书名出现过,使这部作品具有了选集性质。在2020南方文学盛典上,万玛才旦因为这部小说集被授予“年度小说家”荣誉,评委会发布的颁奖词说:“万玛才旦的写作,植根于藏地的风土与传统。独特的生命体验和人类情感,被万玛才旦细心捕捉、悉心刻画,在貌似简淡无华的文笔中,种种微妙的情绪、宽和的心境、明澈的智慧均得以传达。在《乌金的牙齿》中,万玛才旦写出了藏地人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和心灵状态,其中既有世俗生存的肌理,又有灵性信仰的气韵。在电影与小说间自如切换的他,成功地为摆荡在传统与现代间的人心定格。”可以看出,万玛才旦的小说立足乡土但又不拘泥于乡土,立足文化传统但又融合了现实变迁,在看似神秘的氛围中写出了情感和心灵的真实,在开阔的文化视野中打量民族的发展,也打量人们细腻的内心世界。
  小说集收入13个短篇小说,这些作品的背景都是藏地历史、文化、现实,涉及多种多样的人物,比如嗜酒如命的酒鬼,恭敬虔诚的喇嘛,讳莫如深的屠夫与上师,执着于寻找自我身份的牧羊少年,站着打瞌睡的少女,等等。在我们看来,这些人物及其故事都具有特殊的魔幻性,但在作家那里,其实就是他所体验的生活日常。神秘的藏地文化的介入,使这些人物、故事都具有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为藏地之外的读者提供了了解藏地文化的有效方式。值得我们留意的是,作家的创作不是为了配合、迁就读者的猎奇心理,而是要真正揭示他熟悉的藏地文化和现实,还原真实的故乡,尤其是将曾经相对封闭的藏地生活与开放的现代社会有效结合起来,挖掘现代文明语境之下的传统文化及其变迁。
  万玛才旦的小说特别善于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按照他所理解的生活成篇,勾勒出人物的生活和心灵轨迹,揭示家乡历史、文化的丰富与多元,传承与变化。他的作品没有大段的说教,没有先入为主的理念,而是顺着生命的成长展开,景与人融合无间,情与理相得益彰。在《站着打瞌睡的女孩》中,女孩具有一种特殊的本事,她可以站着打瞌睡,但是,她因受到要挟而嫁给了她并不爱的人,生活、人生从此发生了改变。这个失去爱情的女孩,也慢慢失去了可以“站着打瞌睡”的本领,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女孩,让人体味作品背后的人生逻辑:现实的生活使我们失去了本已拥有的天赋,人生也因此被磨平。《塔洛》的故事也很新奇,牧羊人塔洛去城里办身份证,但这次经历了却改变了他的人生,他遇见了短暂而虚假的爱情,最后导致人财两空。作品中的“身份证”其实很平常,却具有象征意味,将藏地文化、生活和现代社会融合在一起。万玛才旦将这篇作品自编自导成电影《塔洛》,2017年获得金鸡奖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奖。在藏地,牛羊是很常见的家畜,在《撞死了一只羊》中,身为货车司机的“我”,不小心撞死了一只羊。因为自己的失误导致了一条生命的逝去,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压力,于是“我”决定要找人来超度这只羊。这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救赎,揭示了藏地文化的深刻内蕴。由万玛才旦自编自导的电影《撞死了一只羊》2018年获得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最佳剧本奖。小说与电影之间的转换是需要文本基础的,电影人创作小说可能也带着电影人的独特思维,因此万玛才旦的小说才具有了情节不断跳跃、单纯而又丰富的文本特点。
  在创作中,万玛才旦基本上不会先布局整篇作品,而是因为脑子里突然冒出了一个形象,甚至是一个形象的片段,比如发型、笑容或者一句话,就产生了创作的灵感,并在这种灵感的驱动之下开始创作。“塔洛平常都扎着根小辫子,那根小辫子总是在他的后脑勺上晃来晃去的,很扎眼。”这是小说《塔洛》的开篇。事实上,作家脑子里最早跳出来的可能就是这样一个形象,而且他也喜欢上了这样的形象,因为它是独特的,能够激发作家对生活的认知。于是,他围绕这个形象开始塑造他所理解的人物。在文学创作中,灵感是很重要的,可以诱发作家的创作欲望。不过,我们或许应该这样理解万玛才旦的灵感:一方面,它是作家对自己的家乡、自己的民族进行了切身体验之后的艺术发现;另一方面,触动作家灵魂的形象又进一步调动了作家的人生积累,包含着作家对家乡的了解和理解,对民族文化及其变迁的感悟,他可以由此通过文字的方式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自由想象,并建构出他所理解的真实的家乡和乡亲。
  万玛才旦说:“小说对我而言,更像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事,就像吃饭和睡觉那样自然。小说写出来了,就完成了表达,它带给我轻松和愉悦,这也是我一直坚持小说创作的原因。”对于读者来说,跟随作家创作的故事,出入于神秘但又真实的生活,感受作家情感的起伏变化,由此获得一份遥远而真实、独特的生命体验,其实也是一种“轻松和愉悦”。
  讲述地方风情的故事高手
——王雨小说集《十八梯》读后
■王本朝


  王雨的中短篇小说集《十八梯》刚由重庆出版社出版,即引起读者关注和评论界好评。我在时断时续的阅读之后,也有意外的发现。之所以说“意外”,是因为过去在读他的长篇小说时,总被小说叙述的繁复“历史”和陌生“事实”所牵引和控制,感觉有些受拖累,读《十八梯》却有豁然开朗之感,觉得它既亲近又清爽。这种感觉主要来自小说中无处不在的地方风情,来自作者的叙事本色和不忍之心。由此,我认为王雨是重庆地方风情的体验者和发现者,也是讲述重庆地方风情的故事高手。
  中短篇小说不同于长篇小说,讲述故事不宜平铺直叙,需要制造悬念。《十八梯》开篇就说:“明月在十八梯失踪了,我和葛勇都好心焦……连接重庆母城上下半城远不止于十八级梯坎,它上顶天下立地,古老的泛着幽光的青石板梯坎被踩得变了形,无声地承受着我的脚步,保守着我的秘密。”一个人“失踪”了,一个地方又藏着“我的秘密”。于是,小说就在一个富有地方风情的重庆展开,汇聚着“历史变幻”“爱情忧伤”和“文化保护”等多重意蕴。
  王雨讲故事,有时也不免过于冗长,因为他太执念笔下的风物和历史,并且那么健谈和仁慈;有时也过于心急,喜欢站出来发表议论。不过,他笔下的故事却极富地方性和原生态,好读,有趣,有味。我说王雨是小说故事高手,主要是他写小说,贴着故事写,不玩花样,不求异形,采用暗劲儿,让故事自然生长,又峰回路转。
  王雨善于讲故事,抓住了小说命脉,写自己熟悉的故事,因为他有生活,有见识,有真情,还有说故事的本领,这样,他的小说就变得鲜活而灵动起来了。他笔下的故事多来自他脚下的这片土地,来自他的从医生涯和生活感受,带有鲜明的地方风情和个人色彩。王雨的职业是医生,是超声医学专家。在某种程度上,小说也是他对社会人生的透视和造影。小说和超声之间有相似之处,尤其是在探索生命暗影和人性错愕并借此推进诊断治疗和情节上,不无暗合之处。
  王雨小说的地方性,在于独特的自然风貌,在于率真朴直的人性,在于厚实的重庆文化。《十八梯》将历史变迁、城市景观与爱情悲欢浇筑在一起,作为城市根脉的十八梯,因势而建,房屋重叠,商铺云集。十八梯连接重庆母城上下半城,有十八层平台的陡峭石梯。十八梯“七街六巷”铺展开重庆人的日常生活,“路道两边摆满了凉椅凉席凉板,坐着躺着乘凉的男女老少。”《江水悠悠》主要写江竹君如何从事隐秘的地下工作,危机四伏,惊险曲折。作者写的虽是隐秘战线,也不忘重庆的自然山水,写到了海棠溪、十八梯、黄葛垭、磁器口、万州码头等地方景观。《回头者》交织着爱情、战争和政治。时时着墨地方风景,如长江的雄浑奔放,嘉陵江的温丽清幽,道路的曲径蜿蜒,房屋的鳞次栉比,黄葛古道的幽静等等。地方风情参与了故事情节的转换,支撑着人物刻画,生成为小说的山水诗和风俗画。
  王雨熟悉重庆风物,深谙人情世故,特别善于发现社会人生种种“幸运”之事,如无法预料的意外、失而复得的惊喜、久别重逢的团圆。他的小说有一种让善良和爱心充满人间的美好诉求。他不愤激厌世,也不沉湎怀旧,对遭遇生活不顺者都施与普遍的关爱和理解,对爱情的温馨和浪漫更是寄予深情的祝福,这足以证明王雨有着一颗大爱之心,对物亲近,待人包容,处事乐观。
  小说集《十八梯》中的多篇作品都能印证他的善良认知和温爱之情。
  《产房》没有回避现实矛盾,故事最终走向圆满结局。《桂阿姨》更像一首母爱的颂歌,写人之伦理亲情超越了血缘之爱,更在爱情婚姻之上。《生死不离》写了生死,落脚点在“不离”。《丹顶鹤》则是一篇极具想象力的小说,近似童话故事,作品以拟人化口吻书写丹顶鹤美丽而浪漫的生活。
  小说集《十八梯》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不做高深之论,不求晦涩难懂,也不嬉笑怒骂,而是立于重庆本土,为重庆人物立传,为重庆历史画像,描摹一方风物,呈现一片文学风景。
  中短篇小说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有些寂寞而边缘化的文体。长篇小说依靠它的叙事长度,可以充分展示作家的叙事功夫。短篇小说没有时间上的宽裕,也缺少空间上的铺张,它更需要作家生活经验的鲜活,结构设计的谨严和语言表达的智性。因此,中短篇小说写作,它讲故事的方法、情节悬念的制造、语言传达的精致和精到,都关系到小说的底蕴和品质。王雨的《十八梯》以叙述的从容和故事的绚烂,在平实和抒情的世界里闪耀着地方风情的光泽,于无声处隐含着作者的深情眷恋和美好向往,可谓不媚俗、不轻浮、不虚妄的扎实之作。
  藏书过多占用生活空间,老人担心去世后藏书被当废品卖掉……
  我的藏书何处安放
  5月初的一天下午,九龙坡区西彭镇西园路,91岁的集思书店店主周汝彬时而读书,时而抬头望望街上的行人。这间书店,他已经营了30多年,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他时常为书店和家中藏书的归宿感到忧虑。
  中国人素有爱书、藏书的传统。在重庆,像周汝彬一样,拥有成千上万册藏书的市民不在少数。刚刚过去的重庆市全民读书月里,很多读书人、藏书者有机会聚在一起交流,随着藏书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活动空间愈加局促、寻书不易等问题。他们不免心生忧虑:我的藏书何处安放?
   困惑
  家庭藏书安置费心思
  走进集思书店店内,三面墙壁和中心位置的书柜中,整齐地摆放着图书,以中外名著为主。周汝彬说,30多年来,集思书店从人潮涌动走向门可罗雀,从去年开始,书店就几乎不进书了。在看似清闲的晚年时光里,周汝彬不时会为如何安置满屋的书而发愁,好像送都送不出去。还有一些老人也担心,自己辛苦收藏的书籍,将来会成为子女的累赘,甚至被当作废品卖掉。
  四川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教授朱周斌、作家贺彬也为藏书过多而困扰。
  朱周斌说,他有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子,前些年用于出租,后来随着藏书增多,他索性把这套房子专门用于放书。但随着藏书量的增长,“藏书房”也开始装不下了。
  贺彬则坦言,他买书总是很“冲动”:“现在起码有六七千本了。”他笑称,有时,他特别想读某位作家的书,就免不了要翻箱倒柜,一找就是半天。
  中国人素有“敬惜字纸”的观念,因此,类似情况不是个案。重庆日报记者近日采访了20位爱书人,年龄段从20多岁到90多岁,有学生、教授、作家、编辑、文博专家等。其中,家庭藏书上千册的共13人,大都曾经或正在为安置图书费尽心思。有人把主卧改成书房,有人把书放在收纳箱推到床下,甚至还有人把书堆在过道。
  不少藏书人都在思考,如何妥善安放苦心积累的藏书,甚至让蒙尘的书焕发活力呢?
  出招
  民营书店努力盘活旧书
  初夏的暖阳中,渝中区山城巷游人如织。山城·时光里图书馆内,图书管理员熊铮正在整理共享书架的图书。“这是‘胖老板’的创意。你看,捐书的有90多岁的老人,有上了年纪的工人,还有10来岁的孩子。”熊铮在介绍时很是骄傲。
  “胖老板”是时光里书店、时光里图书馆创始人李柯成。去年4月,他在时光里图书馆开设共享书架,专门用于陈设读者捐赠的书。一年来,共享书架已安放4000多册图书,其中包含周汝彬捐赠的“中国文学大师经典文库”系列图书、重庆籍著名导演张一白捐赠的568册图书。
  “一些老人去世后,有些子女就把老人的藏书连同旧家具直接丢给废品站。”李柯成说,给书找个安稳的家,正是他开设共享书架的初衷。在采访中记者得知,一些专营旧书的书店,也在竭力收集、修复珍贵的旧书。
  最近,喜马拉雅艺术书店创始人刘景活正在整理法学家田平安、昆虫学家蒋书楠的藏书。两位先生去世后,他们的家人将其毕生藏书捐赠给了书店。刘景活说,16年来,他的书店已积累了数十万册藏书,大部分来源于读者捐赠或遗赠,还有不少是从废品站“抢”回来的。含章书局主理人韩旭酷爱逛旧书店,20年来他辗转昆明、北京、贵阳多地旧书店,花费上百万元,淘回一批批珍贵旧书。
  这些民营书店的努力,对挽救、盘活旧书起到了一定作用。可浩如烟海的私人藏书仍然还有很多或被束之高阁,或沦为废品。
   建议
  轻装上阵,学会断舍离
  其实,不少人已经萌发了让书流动起来、和亲朋分享好书的想法。
  贺彬就在想办法让藏书流转起来。“我有一个写作的朋友,藏书控制在3000本左右。如果买了一本新书就一定要淘汰一本旧书,也就是保持轻装上阵,学会断舍离。”贺彬说,朋友的做法给了他很大启发,一些读了以后不想再读的书,或者重复的书,他也会和朋友分享。
  多位采访对象表示,随着阅读方式的改变,他们逐渐偏向购买电子书。“在藏书空间有限的情况下,爱书人可以选购电子书,满足自己的阅读需求。如果需要阅读纸质书,可以到图书馆借阅。”重庆图书馆采访编目中心主任宋微建议,在确定购买图书之前,爱书人可到图书馆、书店进行试读。
  此外,爱书人还可以加强图书整理,合理利用空间。对于有价值但自己暂不需要的图书,可以通过捐赠、与其他藏书人互换、网络漂书等方式让图书流动起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重庆不少老专家、老教授已将藏书捐给图书馆或高校。如,考古学家陈丽琼向南通大学捐赠了2000余册历史考古类书籍,涪陵区九旬老人杨非将毕生藏书捐给涪陵区图书馆等。宋微建议:“老人的藏书可以优先捐赠给重庆图书馆或区县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具备完善的捐赠流程和良好的藏书保存条件,可以让藏书在更大的平台上发挥作用。”
  还有市民呼吁,私人藏书可以捐赠给街道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图书室或是物管办公室、小区图书室。
  (重庆日报记者 赵迎昭)
   《老子真诠》
  花15年研究《道德经》文本

  《老子》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其思想深邃、内涵丰富,不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如何推动这一优秀文化成果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题中之义。作者李湃清花了15年时间研究近500本《道德经》文本,包括普世本和四大古本,以及私家传承从未流布于世的秘本,最终经过综合校正勘定,完成了这本《老子真诠》(重庆出版集团出版)。其勘定的《老子》原文共5507字,其中德经3074字、道经2433字。该书的出版不仅是对老子思想的一次深入探索,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弘扬。
  (重庆日报记者 韩毅)


  电 子 书有 声 书扫码即可阅读、收听
  (来源:《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