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植物界大熊猫”崖柏保护记
2023年5月12日,重庆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人员利用无人机对野生崖柏进行精准定位,建立精准的崖柏数据库。 记者 王晓宇 摄

2023年5月15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科研人员正在开展崖柏种子育苗实验。 记者 陈永松 摄

2023年4月19日,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刚移栽的崖柏都挂上了唯一的编号牌,便于后期进行一对一管护。 记者 陈永松 摄

2023年5月10日,在位于开州的重庆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崖柏繁育科研基地,科研人员正在采集崖柏嫩枝,用于扦插繁育。 记者 陈永松 摄

2023年4月21日,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人员正在移栽崖柏。 记者 王晓宇 摄

2023年5月10日,在位于开州的重庆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崖柏繁育科研基地,科研人员正在温室大棚扦插崖柏。 记者 王晓宇 摄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崖柏,被称为“植物界大熊猫”,是远古时期遗存下来的珍稀濒危物种,一度被宣布为“野外灭绝”,直到1999年才被重新发现。目前,崖柏主要分布于重庆大巴山南坡的雪宝山山脉,全世界野生成年崖柏的数量不足一万株,数量极为稀少。
  为了拯救这一濒危物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和重庆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团队在开州开展了长达20年的人工繁育试验,终于在2021年成功实现了崖柏的规模化繁育。从2022年11月起,科研人员陆续将人工扦插繁育的崖柏幼苗移栽到野外。20多年来,重庆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繁育崖柏174万株、野外回归52万株。今年4月下旬,一批在开州繁育的崖柏走出重庆,在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适生地进行移栽扩繁,开展迁地保护和试验性研究。首批迁地保护将陆续在全国30余个自然保护区进行。
  进行崖柏规模化繁育、野外回归、迁地保护是对崖柏实施有效保护的重要途径,对建立崖柏自然群落、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 王晓宇 陈永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