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本报讯(记者 熊程成)昨日,记者从区农业农村委获悉,我区采取地膜回收、秸秆粉碎、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等措施,大力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在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方面,我区培育食用菌生产企业,使用秸秆作为食用菌基料,大力推广实施水稻和油菜机收粉碎还田、稻草覆盖秋洋芋、再生稻免耕还田、玉米秸秆直接腐熟还田、秸秆作青贮饲料等技术措施,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
在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上,以国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区)推进项目为抓手,实施粪污资源利用项目。根据全区废弃农膜和包装物数量及回收难易程度,科学选择符合实际的回收模式,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推动再生资源回收由“废品买卖型”向“环境服务型”转型升级。
同时,我区积极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与乡村环卫清运网络有效对接融合,努力做到分类收集、规范运输、集中处置、科学处理、循环利用,严防“二次污染”。
截至2021年底,我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56%,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3.83%,废旧农膜回收和综合利用834.46吨。
在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方面,我区培育食用菌生产企业,使用秸秆作为食用菌基料,大力推广实施水稻和油菜机收粉碎还田、稻草覆盖秋洋芋、再生稻免耕还田、玉米秸秆直接腐熟还田、秸秆作青贮饲料等技术措施,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
在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上,以国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区)推进项目为抓手,实施粪污资源利用项目。根据全区废弃农膜和包装物数量及回收难易程度,科学选择符合实际的回收模式,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推动再生资源回收由“废品买卖型”向“环境服务型”转型升级。
同时,我区积极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与乡村环卫清运网络有效对接融合,努力做到分类收集、规范运输、集中处置、科学处理、循环利用,严防“二次污染”。
截至2021年底,我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56%,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3.83%,废旧农膜回收和综合利用834.46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