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三汇口乡小杨果园大力发展生态种植业
绿了山头 鼓了腰包
本报记者 谢国邦
  一河碧水映青山,沿岸果园飘花香,桃红李白缀山间,明媚春光兆丰年。
  连日晴好天气,有利于桃树、李树、梨树保花坐果。在三汇口乡小杨果园,务工的村民手拿喷枪,为开枝散叶的果树施肥。
  枯木逢春
  发展果园,在三汇口乡杨关村已有些年头。集体经营、私人承包等方式都尝试过,无奈山高坡陡路难行,导致经营成本高,果园收效甚微,多年不见起色。
  直到2013年,杨关村的小杨果园才迎来生机。这一年,从事水果种植多年的绿周果业对小杨果园产生了兴趣。
  “这里依山环水,适合走农旅融合发展之路。”果园沿三汇水库库周,分布在大小不一的山头,背靠青山,面朝碧水,具有经果林发展和乡村旅游开发的双重价值。
  绿周果业以土地流转方式,接手100多亩老果园并实施品种改良,以晚熟金翠李淘汰了原有的梨树。公司化运行,现代化种植,老果园渐渐焕发生机。
  杨关村的老果园太小,不能满足绿周果业的“胃口”。2014年,绿周果业又流转杨关村和小江村邻近的几个荒山包,共300多亩,种植梨树、桃树,后来又以柑橘淘汰了部分老化的桃树。
  经过几年发展,小杨果园的种植规模扩大到500多亩,昔日的荒山荒地变成了“金山银山”。
  服务到位
  近段时间,三汇口乡党委、政府在镇域主要交通路口设置了大型宣传广告牌,为唱响当地水果品牌摇旗呐喊。
  “果园由小到大,离不开党委、政府的支持。”绿周果业现场负责人文太恩指着果园里的路和水池,细数党委、政府对果园的“偏心”:新开垦的6个山头都建有水池,这是财政扶持资金投入建成的,改变了靠天吃“果”的历史;产业便道、耕作道修到主要地块,减轻了管护和采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经营成本;建成近5公里产业路,打通了车辆进园的“最后一公里”,方便农资、水果快捷进出果园……
  “在壮大新型经营主体上,我们会持续发力。”三汇口乡党委书记周义琴表示,目前全乡正开展以“进基地、进果园,问困难、问建议、问需求的‘两进三问’”行动,切实化解经营者的“急难愁盼”,助力各类经营主体不断盘大盘强。
  种果富民
  小杨果园在三汇口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步一步向前迈进。如今,300多亩金翠李进入盛产期,100多亩的梨树、桃树陆续挂果。每年6—9月,前来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来自全国各地的水果经销商将一车车优质水果运往外地。
  2019年,果园实现总收入150万元,纯利润近50万元;2020年,果园实现总收入130万元,纯利润近30万元。去年,因天气原因导致果园总收入下降到100万元,但仍实现了收支平衡。
  “从近几年果园的支出来看,各项人力成本约有100万元。”文太恩介绍,小杨果园每年除草、施肥、摘果等需要大量人工,常年有20余名村民在果园务工,用工高峰期达六七十人,每年支付给当地村民的务工工资超过40万元。
  “我在果园上班六七年了,每年收入近2万元。”小江村村民胡云慧年过六旬,果园的发展让她家多了土地流转和务工两份收入,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村民的腰包鼓了,村集体的“金库”也充盈了。2017年,绿周果业与小江村采取“村集体+公司”的发展模式,村集体入股40万元,同时还组建劳务公司,解决果园用工需求,仅此一项,村集体每年增收近2万元。通过利益联结机制,30多户脱贫户每年参与产业分红1万多元。
  在绿周果业的带动下,三汇口乡水果种植扩大到2500亩,培育了15个种植大户、22个家庭农场、5个集体经济联合社。
  生态发展
  三汇水库是当地群众重要的饮用水源,守护好绿水青山,绿周果业义不容辞。“我们从开荒建园起,就注重对水体的保护。”文太恩说,在建园和苗木的栽植过程中,不破坏原有水系,土壤全部使用有机肥改良。
  绿周果业采用绿色防控管理模式,建起了肥水一体化系统,严格按标准喷洒肥水,按绿色食品标准管护果园,控制、减少果园生产带来的面源污染。正因为如此,小杨果园的金翠李、翠冠梨和霞玉梨成功获得市级绿色食品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