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人民医院筑牢疫情防控前沿阵地

本报记者 谢国邦 文/图
戴口罩、核验“双码”、测量体温、登记信息……严格疫情防控的措施在区人民医院精准落地落实落细。
3月17日上午,在区人民医院门诊大楼入口,一个个白衣天使变身疫情防控“哨兵”,坚守在各自岗位上,引导每一位进入人员戴口罩、核验“双码”等。
我区是人口大区,人员往来密集,疫情防控容不得半点松懈。区人民医院作为疫情防控的“主战场”,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来不得半点马虎。
“全体医务人员弘扬抗疫精神,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张吉赋介绍,全院上下步调一致、服从指挥、齐心协力,人防、技防、物防等全方位构建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人人自觉遵守规则,疫情防控保障有力。区人民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发扬不怕苦、不怕累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引导就医人员有序就诊,切实守紧守牢疫情防控“大门”。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
戴口罩、测量体温、一米距、核验“双码”、主动报告外出史,是疫情防控最简便、最有效的手段。区人民医院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坚持做到逢进必查、必验,在疫情防控面前决不容许“特殊人”不查不验进医院。
在采访中,群众纷纷称赞,区人民医院的医生、护士特别辛苦。疫情防控知识虽然通过广泛宣传,但仍有个别群众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不出示健康码、行程码,不测量体温、不登记身份信息、不戴口罩,还企图强行进入,有的甚至言语谩骂、推搡疫情防控人员。
“无论怎么解释宣传,极个别人就是不听。”医院门诊部副主任朱黎介绍,每天都有不配合的人想强行进入医院。在此呼吁,为了自己的安全,为了家人的安全,请大家主动配合落实防控措施,守规则、听劝导,守住入口,防止输入,确保取得疫情防控的胜利。
把守关口严阵以待
3月17日一天,进入医院的群众预计8000余人次。每天专职参与疫情防控的医生、护士、技师、志愿者、保安、后勤保障人员等150余人,全都满负荷运转,确保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区人民医院对外设置门诊、急诊和外科住院部3个入口。每个入口都配置了测温、扫码等设备,配齐医务人员,规范设置预检分诊,安排有经验的医师坐诊。在现场,科室主任、主任医师李军负责预检分诊,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每个入口处,都设有人工通道。没有使用智能手机,无法提供“双码”的人员,要接受医务人员详细询问并登记信息,只有符合条件的才能进入医院。
每一个入口,工作人员都严阵以待。门诊出入口每天上午7点开放,下午6点关闭。急诊科和外科住院部入口24小时开放,工作人员全天候坚守。
便民利民温情暖人
“医院派专人把饭菜送到我手中,真让我感动。”在医院住院治疗的谭玉兰吃上了家里送的饭菜,心中很是温暖。这是区人民医院严格执行一病人一陪护、禁止探视的制度后,启动的便民温馨服务措施:医院安排专人为住院病人转送食品、物品。
本轮疫情以来,区人民医院再次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持续改善就医环境,有效缓解就诊高峰时段患者排队等候的时间;按需增加医生、护士、安保、后勤等保障人员;院领导及行政人员成为志愿者投入到疫情防控中,让群众看病就医更加便利。
“疫情无情人有情,我们想尽办法降低疫情对就医群众带来的影响。”区人民医院院长郑云章介绍,医院党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就疫情防控和便民利民措施进行研究部署,成立了党委书记、院长任双组长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建了院感防控、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物资、宣传、保障等工作组,全方位落实疫情防控的各项要求和具体便民利民措施。
“现在来医院看病,确实更加方便、更加安全了。”周传贵是一名慢病患者,每过一段时间都要来医院开药,他觉得区人民医院疫情管控虽然更加严格了,但排队等候时间短了,服务更有人性化。
防控科研两手抓
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区人民医院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学科建设,全面增强医院的综合实力。
区人民医院注重学科建设,加快推进胸痛中心、卒中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危重孕产妇与新生儿救治中心、感染科等重点特色专科建设。与国内一流医院和科研院所合作,科研成果显著,培育了一大批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和护理骨干,为医院稳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张吉赋表示,区人民医院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学科建设。坚持公益、调整结构、强化学科、关注人文,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抓细抓实防疫工作,落实“四早”要求,大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全面提高技术创新水平,科研兴院、质量立院,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