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祝文剑种植无公害蔬菜,让群众吃得放心舒心
守住“口味” 立起“口碑”
祝文剑察看菜苗长势
本报记者 谢国邦 文/图
  “我种的菜,自家小孩也吃,绝对放心。”
  在铁桥镇菜市场,这位脸颊黝黑、身材显瘦的男人常对顾客说这样一句话。时间久了,大家都知道他家种植的“良心菜”可以放心食用。他就是铁桥镇亿世村蔬菜种植大户祝文剑。
  一年之计在春。3月初,在祝文剑的蔬菜大棚里,刚刚采摘的新鲜蔬菜一筐筐运往市场销售,辣椒、黄瓜、西红柿、茄子、丝瓜等菜苗长势良好,丰收的希望在春天里茁壮成长。
  拜师依样画葫芦
  行走如风、办事利落,退伍30多年的祝文剑依然保持着军人的气质。他与蔬菜种植结缘,还要追溯到20年前。
  “看到那一片绿油油的菜,心里好向往。”1996年,祝文剑在原开州老城城郊见到一片长势良好的蔬菜,他突发奇想:要是自己能种出这样的蔬菜,那该多好!
  从那时起,从事运输的祝文剑一有空就往蔬菜基地跑,一来二去与老板熟络起来,他一边帮忙除草施肥,一边打探蔬菜种植技术。老板被祝文剑的诚心打动,欣然收他为徒。
  有了师傅的指点,祝文剑回到家中平整出几块田地,依样画葫芦跟着试种。没有钱,他就砍来竹棍,买来几张薄膜,搭建起“土法蔬菜大棚”,开启了蔬菜种植之路。
  “师傅翻地我就跟着翻地,师傅除草我就跟着除草,师傅种什么我就跟着种什么。”回想起学种蔬菜时的情景,祝文剑坦言还是有些冲动和茫然。
  后来,开州老城拆迁,祝文剑的师傅走了,他只能边种边学边提升种植技术。
  自学取到种菜经
  初学种菜,祝文剑没日没夜在地里忙活,可一年到头也没挣到什么钱。家人认为他种菜没“钱”途,有了反对的声音。
  “我认为规模太小、产量不高、品质不好是效益低下的主要原因。”面对家人的质疑,祝文剑通过理性思考,坚信能走上种菜致富的“阳关大道”。
  有了“定盘星”,祝文剑一心扑在菜园里,详细记录各类蔬菜生长情况,观察不同病虫害防治效果,综合分析研判气候对蔬菜生长的影响。他还利用书籍、网络等,学习种植技术。
  “蔬菜种植看似简单,其实并不容易。”祝文剑明白,种植蔬菜不能有丝毫马虎,稍有闪失,就可能前功尽弃。
  起初,囊中羞涩的祝文剑买不起钢管,就用竹子和木条代替钢管,用广告布替代薄膜,搭起“原生态蔬菜大棚”。
  祝文剑小心翼翼地扩大种植规模,从三四亩到七八亩,从七八亩到十多亩,历经10多年,最终发展到如今的50亩。
  看到祝文剑铁了心发展蔬菜,家人逐渐理解和支持他,主动帮他度过缺钱、缺技术的困难时期。经过五六年的摸爬滚打,祝文剑逐渐在蔬菜种植领域站稳脚跟,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种菜“专家”。
  良心种出好口碑
  祝文剑是一名退伍军人,也是一名共产党员。过硬的思想品质,让他对蔬菜品质要求几乎苛刻,发誓只种“良心菜”和“放心菜”。
  在农药和化肥的施用上,祝文剑一直坚持“三不用”的绿色种植理念,即国家禁用的农药绝不使用、板结土地的肥料绝不施用、对人体有毒有害的农药一概不用。
  近年来,随着种植技术不断革新,祝文剑利用杀虫灯等先进的物理手段防治病虫害;新建滴灌系统,就近取用泉水灌溉蔬菜;施用水溶肥和农家肥,确保蔬菜绿色生态。
  “只种‘放心菜’,不挣‘黑心钱’。”这是祝文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的标准种植。在相关部门的质量检测中,从未发现他种的蔬菜有违规使用农药和农药残留超标现象。
  好品质、好口碑、好市场,祝文剑种出的蔬菜供不应求,被附近多家商超订购,年纯收入超20万元。
  如今,祝文剑的儿子转业回乡子承父业,他常叮嘱儿子,要保住“良心菜”的金字招牌,让群众吃得放心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