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我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绘就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画卷
开州大地颜值高 村民增收鼓腰包
福德村智慧果园

福德村村貌

工人包装白菜

  春日,在我区广袤的农村大地上,家庭农场、种植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户等经营主体播撒新希望;农户搭上创业者的致富“快车”,摇身一变成了“上班族”;果园里游客体验采摘乐趣,一片欢声笑语……在砥砺奋进中,一幅秀美乡村新图景越来越清晰。
  食为政首,农为邦本。近年来,我区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推进“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全面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促改革,全力推动传统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转变,让农业有奔头,农民有盼头,农村有看头,绘就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画卷。
  幸福生活有奔头
  “姐妹们,快来哟,客户要白菜!”3月2日下午,在竹溪镇春秋村赵家坝任大姐蔬菜种植基地,随着负责人任登秀的一声吆喝,在不远处平整土地的廖桂英、王连蓉等人立即放下手中的活儿赶过来,她们有的称秤,有的打包,不到半小时,1400斤白菜就装车运往开州城区的两家大超市。
  “正月初六开工,任大姐给我们发了红包。有时加班,她还要买包子、馒头给我们加餐,对我们像家人一样贴心,大家做事有干劲。”廖桂英说。
  王连蓉与丈夫原本在家种庄稼,一年干到头也没多少收成。2016年,夫妻俩到蔬菜基地务工,摇身一变成了“上班族”,每人每月工资2000多元,一干就是6年。
  任登秀表示,蔬菜种植基地常年吸纳劳动力35人,大家在区农业发展中心绿色服务站农技员的指导下,加强测土配方,科学施肥,全力做好蔬菜的病虫害防治,通过绿色生产方式,促进蔬菜提质增效,让大家的日子更有奔头。
  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区实施乡村产业提振奖补“百万行动”,对去年新认定的国家级、市级、区级经营主体予以奖补,在产业发展上给予优先支持,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实现联农带农促增收。
  增收致富有盼头
  谭家镇凉峰村脱贫户蔡天均与妻子张成桂常年在候家溪冷水鱼养殖基地务工,从最初只会打杂到如今已是砖工、木工师傅,还会开铲车,成了基地上的技术工人,收入逐年增长。蔡天均去年花70多万元在开州城区为儿子购买了一套新房,全家人的幸福生活更有盼头。
  开县泰旭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蒋开均表示,他创办的候家溪冷水鱼养殖基地吸纳了72名村民稳定就业,并根据需求邀请相关专业人员对他们进行技术培训,让他们拥有一技之长。
  近年来,我区打造乡村大课堂、田间课堂,坚持内容大众化、形式多样化、活动常态化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技术培训指导,增强产业发展后劲,让农民拥有一技之长。同时,加大乡村人才培育模式的实践与探索,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强化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共培育致富带头人838人。
  生态宜居有看头
  “这棵树的柑橘好甜啊,快点来摘哟!”3月8日,在临江镇福德村智慧果园,游客黄绪琼与朋友体验了采摘柑橘的乐趣后,到福德村的王家院子、温家院子和水磨滩等地打卡游玩。
  “在村里走了一圈,到处干净整洁,每家每户院落别致,就连垃圾桶都很有特色,真是个生态宜居的好地方。”游客谭女士说。
  福德村党支部书记熊炳科介绍,在区委、区政府和区农业农村委的指导下,福德村以农村“三变”改革为契机,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文明创建等活动,提升村民素质,并在村便民服务中心修建村史馆、礼堂,建设垃圾分类示范点,让乡村治理展“新颜”。2019年,福德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福德村发展村集体产业,打造智慧果园,16.65万棵沃柑树得到有效管护,结出的沃柑味美多汁、口感香甜,吸引众多游客前去采摘,今年预计收入500万元。
  近年来,我区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造提升农房1.12万户,建设城镇雨污分流管网190公里,对79处农村居民点的污水进行集中处理,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100%,建成市级美丽宜居乡村、绿色示范村庄65个,实现了环境美、生态优,提升了广大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记者 余清英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