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铁桥镇支持万塘村发展梨产业
同心协“梨” 增收有“力”
梨树漫山遍野
本报记者 谢国邦 文/图
  惊蛰已过,一个个花蕾迫不及待爬上了梨树枝头。
  铁桥镇万塘村3000亩梨树和往年一样,只待一夜春风,就会迎来十里梨花白如雪、游客进村满山间的景象。
  种梨,在万塘村有着悠久的历史。数十年来,村民习惯家家户户种植数量不等的梨树,不过多数人仅为“饱口福”。直到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推动下,万塘村的梨产业才逐渐由弱变强、由劣变优“站”了起来,让翠冠梨品牌声名远播。
  如今,万塘村种植有3000多亩梨树,每年能为种植户带来1400多万元收入,其中梨花盛开期间的旅游收入超过500万元,产业强村、农旅融合的新农村画卷跃然纸上。
  强化基础助发展之力
  翠冠梨,曾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品牌,是如何登上“果品T台”光芒四射的呢?
  从当初种梨只为自己吃,到如今发展成为数千亩的大“蛋糕”,是当地政府10多年从基础设施投入、区域品牌打造,到建立现代化经营模式,才让万塘村的梨产业风风光光地成长起来。
  “没有政府支持,产业发展就不可能取得突破。”万塘村党支部副书记唐海涛认为,政府的投入为梨产业找准了方向、夯实了基础。
  产业发展,交通先行。勤劳的万塘村人一直都在求变、求富的梦想中追逐。早在上世纪末,村民尝试在种梨上做“文章”,由于农资拉不进、梨子运不出,卡住了梨产业规模发展的“脖子”。
  2008年,万塘村在政府的投入下,硬化了出村的第一条水泥路。很快,一条条泥结路被宽敞平整的水泥路取代,环村路建成通车,产业路直达果园。目前,全村已硬化道路近40公里,财政资金投入1000余万元。
  进出村的路畅通了,蓄水池也建起来了。数据显示,万塘村在相关部门单位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建起抗旱池数十口,有效缓解了梨园缺水的难题,改变了靠天吃“梨”的历史。
  随着基础设施的“强壮”,全村梨产业“跑步”向前,规模种植渐成气候,当地政府也扯开嗓门不断推介“吆喝”。2014年以来,除疫情影响停办两届外,规模宏大的梨花节年年都在万塘村上演。
  以花为媒,让万塘村“翠冠梨”品牌在区内外更加响亮。唐海涛介绍,梨花节提高了“翠冠梨”的知名度,吸引很多人慕名前来赏花采果。尤其每年3月梨花盛开,游客络绎不绝,小车排成长龙,村里10多家农家乐顾客盈门。梨子成熟时,线上线下销售火力全开,翠冠梨光鲜地走进全国各地的“果盘子”。
  培育大户彰示范之力
  任何产业的发展,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一度时期,耕作条件较差的万塘村,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土地大面积闲置。如何盘活盘强梨产业?万塘村鼓励大户先行一步,培育有胆识、懂经营、会管理的种梨能人,一批敢吃“螃蟹”的种植大户应运而生。
  “以前种起耍,现在成了专业户。”村民贺心礼是万塘村规模种梨“先遣队”的一员,20多年来,他从养猪大户“转行”成为种梨专业户,除了自身的努力,与镇村干部的“打气”分不开。
  “田地就在公路边,家里种了少量的梨树,政府干部引导我施农家肥,产出的梨子比施化肥种出的口感更好。”贺心礼回忆起“转行”的动力,仍然记忆犹新。
  尝到“甜”头,更有劲头。贺心礼将15亩闲田荒地全部种上翠冠梨。2004年,当万塘村铺上了第一条水泥路时,贺心礼也迎来了种梨的第一个丰收年。当年,他种出的梨子上镇进城,换回了4万多元的钞票。
  “收入上来了,没想到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也跟了上来。”贺心礼说,依靠财政补助资金建起了灌溉水池,镇农业服务中心送来了肥料等农资,农技人员开设田间课堂手把手指导,为他家的梨产业按下了“快进键”。“每年收入20余万元。”贺心礼谈起现在的收入,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去年,贺心礼用财政补助资金建起了冻库。他说,有了这个“大冰箱”,梨子就会身价倍增。
  贺心礼20多年修成正“果”,蔡金彦也当仁不让后来居上。
  年过五旬的蔡金彦是万塘村的“上门女婿”,他当过兵、外出打过工,最终却把事业“拴”在了梨树上。
  2014年,蔡金彦回乡流转土地60亩种植翠冠梨,3年后就尝到了甜头,每年有数十万元的收入。修起产业路、建了抗旱池,在财政资金的扶持下,他的梨园惊艳四邻。头脑活络的蔡金彦,还把新鲜的梨子加工成梨膏,提升了梨子附加值。
  如今的万塘村,种梨10亩以上的大户超过40户、种梨规模共有1000余亩,撑起了全村翠冠梨产业的半壁江山。
  “一届接着一届干,让梨产业更强。”铁桥镇党委书记陈进说,新一届党委、政府将围绕梨产业做文章,进一步完善基础、提升品质、拓展销路、唱响品牌,充分激活大户的示范引领作用,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
  全村动员聚规模之力
  在万塘村,一棵投产的梨树,年收入上千元,是村民眼中的“摇钱树”。大户的引领带动,让村民们纷纷效仿种植。
  “我去年收入近6万元,做梦都没想到能挣这么多钱。”年过六旬的万塘村村民唐中云谈到种梨的收入,高兴得合不拢嘴。
  其实,唐中云加入到种梨大军,也是“临时抱佛脚”。幸运的是,蔡金彦成立的种植股份合作社吸纳他为社员,让一窍不通的他变成了种梨的“专家”。
  合作社实行统一采购、统一管护、统一销售。唐中云按照合作社的标准种植管护,梨子由合作社按市场价回收,3亩多梨树刚投产就鼓起了他的腰包。
  “种梨收入高,划得来。”今年是唐中云家梨树投产的第3个年头,他对收获信心满满。
  小小“摇钱树”,开出“致富花”。在万塘村,像唐中云一样种植两三亩的“小巨人”有400余户,总面积1000多亩,户均收入2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