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路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汉丰湖
区生态环境局局长姜勇
扫描二维码了解访谈详情
“十三五”期间,区生态环境局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实施“碧水、蓝天、绿地、田园、宁静”五大环保行动,全力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在全区上下凝聚起共抓生态环境保护的强大合力。
“十四五”期间,区生态环境局将如何贯彻落实区委十四届九次全会精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等工作?近日,记者对区生态环境局局长姜勇进行了专访。
记者: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请您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区“十三五”期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相关情况?
姜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五年,也是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开展的五年。一批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得到加快建设,一批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得到健全完善,一批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推动山清水秀美丽开州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地增强。
记者:“十三五”期间,我区的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请您具体介绍一下,我区在污染防治攻坚工作中取得了哪些成效?
姜勇:我区在污染防治攻坚工作中取得了如下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一是天蓝。2019年,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已达351天,2020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56天,比去年同期多5天,超额完成2020年329天的目标任务。二是水清。流域水质总体稳定保持Ⅲ类,城区、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分别为100%、90.5%。三是土净。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超额完成2020年达95%的目标任务,煤矸石等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100%,超额完成2020年达85%的目标任务。四是地绿。绿盾行动回头看认定违法违规48个点位全部整改销号,完成三年国土绿化提升行动营造林110.2万亩目标任务,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5%,超额完成2020年达50%的目标任务。
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大幅提升。一是突出环境问题整改有力有效。以铁峰山、澎溪河违建整治为重点,全面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累计拆除违建5.1万平方米,覆土绿化51.9万平方米。截至目前,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如期完成。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均已完成时序整改任务。二是群众环境权益得到有效保障。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万余人次,现场检查污染源5000余家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400余件,受理环境投诉举报3100余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96.3%。三是生态环境领域改革有力推进。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管控面积0.11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27.5%,编制完成开州区“三线一单”,以落实“三线一单”为抓手,严格环境准入。完成监测、执法垂直改革,累计完成生态损害赔偿案件7件,区外与云阳县流域补偿常态运行,区内乡镇间流域补偿机制,压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制定《生态环境保护约谈工作程序规定(试行)》、《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督办机制(试行)》等管理规定。
记者: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十四五”时期,我区如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姜勇:“十四五”时期,我区将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巩固区域综合竞争优势的有利抓手,全面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好的生态福利。
全面补齐水环境保护设施短板。以“三河一湖一库”为重点,污染减排与生态扩容并举,分区分类进行重点防治,东河流域重点强化小水电生态流量泄放监管,南河流域重点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浦里河流域重点强化新区建设发展水环境治理。按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水环境治理、生态流量保障、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风险防控等五个类别,初步谋划全区水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项目106个。一是深化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实施城区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容建设,城区城镇管网清淤改造。二是深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厂37座,配套建设管网47公里。三是深化饮用水源地保护。分东里、江里、浦里片区实施水源地规范化建设,修建隔离防护网,重点推进鲤鱼塘水库饮用水源地影响防护区保护工程。四是强化水环境风险预警处置。重点实施汉丰湖水环境风险评估与水华预警控制工程、汉丰湖水华应急处置工程和乡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深度处理及在线监测监控系统等一批重要工程。到2025年,地表水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保持100%,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鲤鱼塘水库水质保持Ⅲ类或优于Ⅲ类,“千吨万人”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例不低于95%。
全面提升大气污染综合防控能力。实施分区管控和“四大结构”调整,推进大气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一是增强大气污染监管能力。持续深化餐饮油烟治理,加大开展PM2.5、O3来源解析研究及空气质量预测预报资金投入,建立空气质量数值预测预报平台。二是强化移动源监管。配备移动走航车、遥感监测设备和便携式机动车监测设备。三是强化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实施临江产业园VOCs治理,督促家具制造、表面涂装等重点企业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深度治理。四是持续深化碳减排。在火电、水泥等重点行业开展二氧化碳总量管理,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推动重点行业开展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制定明确的达峰目标和路线图。到2025年,环境空气优良天数不低于340天,PM2.5年均浓度力争降至30微克/立方米以下。
全面提升固体废物处置能力、全面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全面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2025年,生态保护红线得到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面积比例保持在27.5%,森林覆盖率达到58%。单位GDP能源消耗较2020年下降16%、单位GDP水耗较2020年下降30%,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较2020年下降19.5%。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噪声污染基本得到控制,区域噪声达到相应功能区要求。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要求,落实好规划,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时,生态环境工作是一个持续的工作,不可能一天建好,一夜建好,需要持续巩固。生态环境保护不等于生态环境部门一家的事,也不仅仅只是生态环境工作者的事,生态环境保护是社会每个公民都应该关注的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需要各部门齐抓共管、共同发力。借此机会呼吁,要实现绿色生产方式,共享绿色生态,需要大家共建共治。
(本报记者)
区生态环境局局长姜勇
扫描二维码了解访谈详情
“十三五”期间,区生态环境局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实施“碧水、蓝天、绿地、田园、宁静”五大环保行动,全力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在全区上下凝聚起共抓生态环境保护的强大合力。
“十四五”期间,区生态环境局将如何贯彻落实区委十四届九次全会精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等工作?近日,记者对区生态环境局局长姜勇进行了专访。
记者: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请您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区“十三五”期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相关情况?
姜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五年,也是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开展的五年。一批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得到加快建设,一批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得到健全完善,一批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推动山清水秀美丽开州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地增强。
记者:“十三五”期间,我区的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请您具体介绍一下,我区在污染防治攻坚工作中取得了哪些成效?
姜勇:我区在污染防治攻坚工作中取得了如下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一是天蓝。2019年,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已达351天,2020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56天,比去年同期多5天,超额完成2020年329天的目标任务。二是水清。流域水质总体稳定保持Ⅲ类,城区、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分别为100%、90.5%。三是土净。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超额完成2020年达95%的目标任务,煤矸石等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100%,超额完成2020年达85%的目标任务。四是地绿。绿盾行动回头看认定违法违规48个点位全部整改销号,完成三年国土绿化提升行动营造林110.2万亩目标任务,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5%,超额完成2020年达50%的目标任务。
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大幅提升。一是突出环境问题整改有力有效。以铁峰山、澎溪河违建整治为重点,全面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累计拆除违建5.1万平方米,覆土绿化51.9万平方米。截至目前,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如期完成。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均已完成时序整改任务。二是群众环境权益得到有效保障。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万余人次,现场检查污染源5000余家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400余件,受理环境投诉举报3100余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96.3%。三是生态环境领域改革有力推进。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管控面积0.11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27.5%,编制完成开州区“三线一单”,以落实“三线一单”为抓手,严格环境准入。完成监测、执法垂直改革,累计完成生态损害赔偿案件7件,区外与云阳县流域补偿常态运行,区内乡镇间流域补偿机制,压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制定《生态环境保护约谈工作程序规定(试行)》、《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督办机制(试行)》等管理规定。
记者: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十四五”时期,我区如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姜勇:“十四五”时期,我区将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巩固区域综合竞争优势的有利抓手,全面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好的生态福利。
全面补齐水环境保护设施短板。以“三河一湖一库”为重点,污染减排与生态扩容并举,分区分类进行重点防治,东河流域重点强化小水电生态流量泄放监管,南河流域重点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浦里河流域重点强化新区建设发展水环境治理。按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水环境治理、生态流量保障、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风险防控等五个类别,初步谋划全区水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项目106个。一是深化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实施城区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容建设,城区城镇管网清淤改造。二是深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厂37座,配套建设管网47公里。三是深化饮用水源地保护。分东里、江里、浦里片区实施水源地规范化建设,修建隔离防护网,重点推进鲤鱼塘水库饮用水源地影响防护区保护工程。四是强化水环境风险预警处置。重点实施汉丰湖水环境风险评估与水华预警控制工程、汉丰湖水华应急处置工程和乡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深度处理及在线监测监控系统等一批重要工程。到2025年,地表水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保持100%,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鲤鱼塘水库水质保持Ⅲ类或优于Ⅲ类,“千吨万人”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例不低于95%。
全面提升大气污染综合防控能力。实施分区管控和“四大结构”调整,推进大气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一是增强大气污染监管能力。持续深化餐饮油烟治理,加大开展PM2.5、O3来源解析研究及空气质量预测预报资金投入,建立空气质量数值预测预报平台。二是强化移动源监管。配备移动走航车、遥感监测设备和便携式机动车监测设备。三是强化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实施临江产业园VOCs治理,督促家具制造、表面涂装等重点企业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深度治理。四是持续深化碳减排。在火电、水泥等重点行业开展二氧化碳总量管理,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推动重点行业开展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制定明确的达峰目标和路线图。到2025年,环境空气优良天数不低于340天,PM2.5年均浓度力争降至30微克/立方米以下。
全面提升固体废物处置能力、全面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全面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2025年,生态保护红线得到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面积比例保持在27.5%,森林覆盖率达到58%。单位GDP能源消耗较2020年下降16%、单位GDP水耗较2020年下降30%,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较2020年下降19.5%。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噪声污染基本得到控制,区域噪声达到相应功能区要求。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要求,落实好规划,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时,生态环境工作是一个持续的工作,不可能一天建好,一夜建好,需要持续巩固。生态环境保护不等于生态环境部门一家的事,也不仅仅只是生态环境工作者的事,生态环境保护是社会每个公民都应该关注的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需要各部门齐抓共管、共同发力。借此机会呼吁,要实现绿色生产方式,共享绿色生态,需要大家共建共治。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