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三汇口乡开展城乡治理四大专项行动取得新成效
人居环境“细梳妆” 扮靓乡村“俏模样”
  K 抓落实赛实绩
 本报记者 邓青春 通讯员 程方
  仲春时节,走进三汇口乡,只见一幢幢庭院错落有致、一条条道路干净整洁、一幅幅彩绘扮美院墙。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今年以来,三汇口乡围绕生活垃圾清理、塘沟清理、畜禽养殖粪污及农业生产废弃物清理等工作“细梳妆”,扎实开展城乡治理四大专项行动,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抓党建 立标杆
“乡村振兴首先要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入手。”这是三汇口乡党委班子成员的一致共识。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绝非小事,事关老百姓的生活品质,我们必须全力以赴。”三汇口乡党委书记朱泯宇介绍,三汇口乡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书记、乡长利用班子会等督导调度、把控纠偏、部署推进,树立和强化“干不好就出局,担不起就垮掉,落实不到位就归零”的主体责任意识。
  三汇口乡实行网格化机制,书记乡长实地看、其他班子成员挨村转、包村干部盯着干、村支“两委”成员包点包段上一线,将塘沟漂浮物及水体周边环境、养殖场排泄物露天堆放、生活垃圾堆集及柴草杂物乱堆乱放等作为整治重点,坚持同部署、同调度、同验收,杜绝顾此失彼,明确时间、集中精力、上人上车、说干就干,通过执行力识别干部、检验作风、考验能力。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在人居环境整治中,三汇口乡各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建立“党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模式,发挥村党支部、村支“两委”干部和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带头自扫“门前雪”,整治自家房前屋后,并带动家人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
  “以前村里到处都是垃圾,现在每天出门看到的都是干净整洁的环境,心情舒畅多了!”小江村村民刘渡不禁感慨村里的巨大变化。
  重实干 打基础
  在白杨村,村民将装好的垃圾丢进离家不远的垃圾桶内,清运人员按时进行清理。
  “以前村里虽然有人打扫卫生,也有固定的垃圾存放地,但一些村民还是经常将垃圾随手扔,垃圾清运也不及时。如今,村里每周都有保洁员在道路上清扫,还有专人负责清运垃圾,大家的房前屋后变得干净整洁。”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王华明赞不绝口。
  三汇口乡紧紧围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发力,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针对垃圾清理、河道整治等关键环节,制定具体工作措施,力求每一项工作都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同时,组建保洁队伍,每周两次对主干道路、便民路、河道进行清扫,确保道路两侧无垃圾、无污水横流。截至目前,全乡已累计清理村庄垃圾58吨,清理房前屋后堆码物198处,清理塘沟16公里,拆除危旧建筑7处,整治乱堆乱放380处。通过集中攻坚,全乡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基础设施建设维护也是四大专项行动的重点。为完善环卫基础设施,三汇口乡在各村社区更换垃圾桶150个,有效解决了垃圾乱堆乱放问题。针对场镇乱停乱放现象,交通管理部门加大执法力度,纠正乱停乱放行为30余起。同时,规范农贸市场摊位20余个,清掏化粪池5处,市场环境得到极大提升。
  强管理 固成果
  走进金山村村民谭周国的家,清爽舒适的环境让人眼前一亮,屋内一尘不染,柴禾堆放整齐,处处洋溢着温馨的气息。
  “你家的卫生搞得越来越干净了,找个时间我让大家来参观。”看到谭周国房前屋后如此干净整洁,金山村党支部书记王清佩发自内心地夸赞。
  “收拾干净了住着舒服,我不能拖村里的后腿!”谭周国乐呵呵地回应。
  据了解,三汇口乡建立“定期督查+随机抽查”工作机制,将每周一定为环境卫生保洁日、每月15日定为环境卫生整治日、每季度最后一月的20日定为环境卫生评比日,统筹包村干部、村支“两委”干部、志愿者等多方力量纵深推进人居环境整治。
  在“宣”字上,三汇口乡坚持把群众的宣传教育引导作为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的突破口,充分利用入户宣讲、群众会议等方式进行宣传,鼓励群众讲卫生、树新风、除陋习,引导群众自觉打扫房前房后、屋内屋外,做到不乱丢生活垃圾、不乱倒生活污水、不乱堆生活用具,让群众在人居环境整治中从“看客”成为“主角”。
  “我们将持续巩固整治成果,以更高标准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为乡村振兴注入生态动能。”三汇口乡乡长李学武说,三汇口乡将聚焦重点区域和死角盲区,在常态长效上做文章,以更实的举措不断提升治理水平,让人居环境增颜值,为美丽乡村添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