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村居润金山 和美乡村幸福来
K 三江三里和美乡村
本报记者 邓青春
一条条廉洁警句、一个个清廉故事映入眼帘……仲春时节,走进和谦镇金山村,清新浓郁的廉洁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近年来,和谦镇金山村聚焦党建引领,以实干实效为牵引,充分发挥清廉建设净化器、助推器作用,下足绣花功夫,从穿针引线到串点成线,让清廉建设与基层治理互融互通,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廉动力”。
“清廉+互信”让方向更明
2月24日,在金山村一处院坝前,村民围坐一起,商讨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向,并就乡村公路升级改造建言献策,现场其乐融融。
点滴小事显温情,服务群众暖人心。金山村推行“庭院长+网格长+党员干部”模式,150个网格服务公示牌上墙让干部工作上心,让最优服务最快直达,曾经的信访重点村连续5年实现零上访。
“凭实绩评干部,以发展论英雄。”金山村党支部书记王文富说,金山村常态化开展无职党员履职评议,连续三年获年度综合考核一等奖,先后代表开州参加国家级和市级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成效巩固考核评估,并成为全区乡村振兴与民政低收入群体两项政策并轨试点。
金山村村支“两委”干部牵头包重点、攻难点,无偿参与集体经济运营管理,探索“党支部+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模式,集体经济收益持续攀升,茶叶总营收达700多万元。
“清廉+互动”让运行更畅
崭新的太阳能路灯矗立在金山村村道旁,柔和的灯光照亮了村民夜间出行路。
“以前晚上出门总是提心吊胆,现在好了,路灯亮了,路也好走了。”“现在晚上在村里散步、运动更安全舒适了。”金山村村民纷纷点赞道。近两年来,金山村村支“两委”及驻村工作队帮助各组安装太阳能路灯400余盏。
金山村落地做实“四议两公开”制度,低保评议会现场开,村级项目村民定,全村网上诉求办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重点人员群体走访随访始终保持3个100%目标。有效实现3个全覆盖,即垃圾收运实现主要院落、主要干道全覆盖,路灯安装照明实现所有在家居住农户全覆盖,村组道路主干道维护整治实现全覆盖。
金山村村支“两委”明确提出“三不”自控目标,探索建立村级清廉公约“七不准”,多措并举用好“一话、一栏、一箱、一群、一员、一案”等载体,全面落实村组事务管理“三避三退”要求。
示范引领结硕果,遍地盛开文明花。金山村打造“一杯清茶,一世清廉”清廉品牌,强化正面典型引领,用身边榜样人、榜样事唤醒、触动一批人。开州区美术家协会、中国书画家协会等组织慕名而来实地采风,把文明新风画出来、写出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入院坝、送到田间。
“清廉+自治”让举措更优
“过去,不少村民的房前屋后垃圾随处可见。现在,村里设置了垃圾收运箱,方便我们投放垃圾,村里干净整洁了。”金山村村民张亚娜说。
金山村按照“六净六顺六勤”整治标准,每月定期评选“最清洁户”“清洁户”“欠清洁户”,并按村规民约规定,对每年荣获“最清洁户”达12次的家庭予以500元奖励。如今,金山村“六净六顺六勤”整治标准被全区推广。
一屏掌控、一键直达、扁平管理,金山村与中国电信合作,清廉建设有机融入网格治理,智治体系日趋完善。金山村以“党建扎桩+治理结网”为载体,全面绘好“一张图”(全村重点部位风险隐患图),全面推行“一张单”(群众诉求收集单),解决群众烦心事。
同时,金山村探索推行“三真、四重、五主动”信访积案化解工作法,实现信访重点对象全部清零。探索推行“四统四准四真”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法,全村矛盾纠纷首调成功率达98%以上,连续5年无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和重大舆情发生。
金山村还设立16个无职党员先锋模范岗,落实“党员三包”责任(包困难群众、包公益设施维护、包人居环境),实现1名党员和多名群众结对共建。
“清廉+本土”让辨识更高
如今的金山村,漫山遍野的老茶树焕发出勃勃生机,已成为和谦镇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为培育本土产业,金山村做优盘强林下茶产业,“和谦高景”茶被评为“重庆好茶”,近2000亩老茶树抽芽展叶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村集体经济组织茶叶纯收入达150余万元,户均增收1300余元,集体经济有效助力乡村治理。
在提炼本土文化方面,金山村打造“一杯清茶,一世清廉”清廉品牌,筑起文明新风教育墙,开好院坝会、办好院坝事、融洽干群情,树好讲好身边典型事典型人,淳朴家风民风社风蔚然成风。
金山村还全面修订《金山村村规民约》《金山村清廉制度公约》,让村民自治接地气、有遵循,大力弘扬新道德、新风尚,共护好机制、共争高积分、共享好环境已无形融入村民的日常生产生活。
本报记者 邓青春
一条条廉洁警句、一个个清廉故事映入眼帘……仲春时节,走进和谦镇金山村,清新浓郁的廉洁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近年来,和谦镇金山村聚焦党建引领,以实干实效为牵引,充分发挥清廉建设净化器、助推器作用,下足绣花功夫,从穿针引线到串点成线,让清廉建设与基层治理互融互通,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廉动力”。
“清廉+互信”让方向更明
2月24日,在金山村一处院坝前,村民围坐一起,商讨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向,并就乡村公路升级改造建言献策,现场其乐融融。
点滴小事显温情,服务群众暖人心。金山村推行“庭院长+网格长+党员干部”模式,150个网格服务公示牌上墙让干部工作上心,让最优服务最快直达,曾经的信访重点村连续5年实现零上访。
“凭实绩评干部,以发展论英雄。”金山村党支部书记王文富说,金山村常态化开展无职党员履职评议,连续三年获年度综合考核一等奖,先后代表开州参加国家级和市级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成效巩固考核评估,并成为全区乡村振兴与民政低收入群体两项政策并轨试点。
金山村村支“两委”干部牵头包重点、攻难点,无偿参与集体经济运营管理,探索“党支部+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模式,集体经济收益持续攀升,茶叶总营收达700多万元。
“清廉+互动”让运行更畅
崭新的太阳能路灯矗立在金山村村道旁,柔和的灯光照亮了村民夜间出行路。
“以前晚上出门总是提心吊胆,现在好了,路灯亮了,路也好走了。”“现在晚上在村里散步、运动更安全舒适了。”金山村村民纷纷点赞道。近两年来,金山村村支“两委”及驻村工作队帮助各组安装太阳能路灯400余盏。
金山村落地做实“四议两公开”制度,低保评议会现场开,村级项目村民定,全村网上诉求办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重点人员群体走访随访始终保持3个100%目标。有效实现3个全覆盖,即垃圾收运实现主要院落、主要干道全覆盖,路灯安装照明实现所有在家居住农户全覆盖,村组道路主干道维护整治实现全覆盖。
金山村村支“两委”明确提出“三不”自控目标,探索建立村级清廉公约“七不准”,多措并举用好“一话、一栏、一箱、一群、一员、一案”等载体,全面落实村组事务管理“三避三退”要求。
示范引领结硕果,遍地盛开文明花。金山村打造“一杯清茶,一世清廉”清廉品牌,强化正面典型引领,用身边榜样人、榜样事唤醒、触动一批人。开州区美术家协会、中国书画家协会等组织慕名而来实地采风,把文明新风画出来、写出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入院坝、送到田间。
“清廉+自治”让举措更优
“过去,不少村民的房前屋后垃圾随处可见。现在,村里设置了垃圾收运箱,方便我们投放垃圾,村里干净整洁了。”金山村村民张亚娜说。
金山村按照“六净六顺六勤”整治标准,每月定期评选“最清洁户”“清洁户”“欠清洁户”,并按村规民约规定,对每年荣获“最清洁户”达12次的家庭予以500元奖励。如今,金山村“六净六顺六勤”整治标准被全区推广。
一屏掌控、一键直达、扁平管理,金山村与中国电信合作,清廉建设有机融入网格治理,智治体系日趋完善。金山村以“党建扎桩+治理结网”为载体,全面绘好“一张图”(全村重点部位风险隐患图),全面推行“一张单”(群众诉求收集单),解决群众烦心事。
同时,金山村探索推行“三真、四重、五主动”信访积案化解工作法,实现信访重点对象全部清零。探索推行“四统四准四真”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法,全村矛盾纠纷首调成功率达98%以上,连续5年无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和重大舆情发生。
金山村还设立16个无职党员先锋模范岗,落实“党员三包”责任(包困难群众、包公益设施维护、包人居环境),实现1名党员和多名群众结对共建。
“清廉+本土”让辨识更高
如今的金山村,漫山遍野的老茶树焕发出勃勃生机,已成为和谦镇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为培育本土产业,金山村做优盘强林下茶产业,“和谦高景”茶被评为“重庆好茶”,近2000亩老茶树抽芽展叶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村集体经济组织茶叶纯收入达150余万元,户均增收1300余元,集体经济有效助力乡村治理。
在提炼本土文化方面,金山村打造“一杯清茶,一世清廉”清廉品牌,筑起文明新风教育墙,开好院坝会、办好院坝事、融洽干群情,树好讲好身边典型事典型人,淳朴家风民风社风蔚然成风。
金山村还全面修订《金山村村规民约》《金山村清廉制度公约》,让村民自治接地气、有遵循,大力弘扬新道德、新风尚,共护好机制、共争高积分、共享好环境已无形融入村民的日常生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