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勇扛大国“顶梁柱”使命担当
——新中国成立75周年国资国企发展成就综述
  新华社记者 王希 任军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屡创佳绩。新时代新征程,国有企业牢记“国之大者”,努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撑起国民经济脊梁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发展工业成为重要任务。造出第一辆解放牌卡车、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大庆油田甩掉中国“贫油”帽子……一批“共和国长子”在旧中国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创造了一系列“新中国第一”,拉开了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时代大幕。
  改革开放浪潮奔涌,国有企业在艰难中探索,努力做好与市场经济融合这篇“大文章”。一批面向市场竞争、以质量效益为导向的现代企业“破茧而出”。
  进入新时代以来,国资国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推动企业改革发展发生了全局性、转折性重大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资产总额从2012年的71.4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317.1万亿元,利润总额从2012年的2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4.5万亿元,规模实力和质量效益明显提升。
  在抢险救灾中打头阵,在科研攻关中当先锋,在经营发展中创佳绩……一次次大战大考中,国有企业彰显了“大国重器”的责任担当。
   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企业日益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主体。作为其中的骨干中坚力量,国资国企把科技创新作为“头号任务”,科技产出量质齐升。
  历史一再证明,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只能靠自己搞出来。
  近年来,国资央企聚焦工业母机、工业软件等重要领域,组织百万科研人员投身攻关一线,有力维护了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在量子信息、深空深地深海等领域建设97个原创技术策源地,实施“加强应用基础研究”等11个专项行动,在可控核聚变等前沿领域不断实现突破。
  实施数字化转型行动和“AI+”专项行动,启动央企产业焕新行动和未来产业启航行动……近年来,国资央企采取一系列举措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纵深推进国企改革
  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化。
  改革开放之初,面对汹涌而来的市场经济大潮,国企经营者们发现,除了勇敢地走向市场外别无他路。
  经过放权让利、转换经营机制等一系列艰辛探索,重新焕发活力的国有企业,开始真正地与市场经济相融合,并且在竞争中发展壮大。
  进入新时代,国资国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全面落实国企改革“1+N”文件体系,接力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一系列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令人振奋。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一批发展方式新、公司治理新、经营机制新的现代新国企加速涌现。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相互促进、协同发展——截至目前,中央企业对外参股投资各类企业超过1.3万户;央企直接带动的供应链上下游200多万户企业中,96%是民营中小企业。
  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
  牢牢把握改革正确方向,国资国企正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把改革向纵深推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
  (据新华社北京9月2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