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丰湖·乡情文艺
开栏语
山是思想,水是感情。家乡3963平方公里的山山水水,滋养了170万帅乡儿女,在我们心中播下了永恒的乡音、乡情、乡愁与乡恋。为进一步汇聚共建家乡的磅礴力量,更加充分激发广大开州在外人员反哺家乡的热情和创新创业活力,凝心聚力加快推进“一极两大三区”现代化新开州建设,即日起本报推出“乡情文艺”副刊专栏,刊发开州在外人员围绕“乡音·乡情·乡愁·乡恋”主题,结合城市变化、美丽乡村、民俗文化、景观风物、生态建设等内容创作的“乡情文艺”作品,展现家乡山水之美、人文之美、和谐之美、奋进之美,畅谈对家乡的感想感怀和对家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憧憬。敬请期待!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这是老少皆知的谚语,说的是冬至以后的天气情况。今年数九以来,天气倒不是很寒冷,南门镇辽阔的平坝子被一片迎春的暖意覆盖着,薄薄的晨雾缭绕,潺潺的河水流淌,山峦如黛,新村如画。弥漫着甘蔗甜味的村落,夹杂着酒的醇香,一缕乡愁随着袅袅炊烟缓缓升起。
一提起南门,大家都知道南门红糖,这是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蜚声大江南北,祖传的手工艺,十八道程序道道讲究,熬制的红糖柔软沙糯,香甜在唇齿间。其实,除了红糖以外,南门的米茶、白酒也是上好的特色产品,祖祖辈辈的南门老百姓以独有的智慧和精湛的手艺,生产的美食,让大家饱了口福。
那天我来到曾经的烂井沟、如今镇西村的一个农家院落。晨雾散去,阳光透过树梢,一地暖和的祥光,流水花开,鸡鸣犬吠。几树桔灯点缀着的时光里,一位慈祥的老奶奶坐在轮椅上,望着案板上刚刚宰杀的年猪,翘着嘴角,伸出两个大拇指点赞,又比划了个爱心手势,抿着嘴笑。四世同堂的子孙们像掉进蜜罐似的,也跟着开心地笑起来,陶醉在当下幸福满满的年景里。
老奶奶名叫李贤清,出生于1923年,百岁出头的她,膝下七个子女。年轻时,凭着一手竹编和藤编手艺,拉扯着一大家子。她编织的竹席、藤椅,送到当年的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长江码头杨家街口市场,再辗转卖到全国各地。如今颐养天年的她,一身火红舒适的洁净衣装,洋溢着过年的喜气。虽然有间歇性的迷糊,但精气神满满,笑起来像是菊花开满脸庞,拉起家常来,滔滔不绝,笑口常开,窖藏在记忆深处的那些人和事,一点都没有忘记。
去年生日的前些天,她冒出了一句让家人惊讶不已的话:“我要去北京!”这句话,触动了儿孙们。大家心里都明白,老人家这个梦想肯定是早年就有的,无论如何都帮助她实现愿望。接着,一大家子人排除各种风险和顾虑,顺利启程。李贤清坐着轮椅,由七十五岁的儿媳妇、花甲之年的幺女儿幺女婿以及年近五十的孙子孙媳妇一路陪伴着,从万州乘坐动车上了北京。
陪着去北京的家人们,至今说起这件事,个个脸上还挂满激动和自豪,如数家珍地讲述一路的感慨和幸福!
第一个行程是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李贤清凌晨三点起床,有点激动,半眯着眼睛,一个一个地喊后人的名字,催促他们赶快出门。当嘹亮的国歌声响起,五星红旗飘扬在喷薄而出的霞光里那一刻,她也把右手轻轻举起,目不转睛地凝望着。接着,她前往毛主席纪念堂,把嘴巴贴近后人的耳朵轻声说道:“毛主席是我们的大救星、大恩人……”说着用手抹了抹眼泪。当天,她还去了故宫,一天下来虽然行色匆匆,但老奶奶精神饱满,还有些亢奋。
特别让我感动的是,他们一家人居然抬着坐轮椅的李贤清爬长城。那天天气非常好,长城上游客摩肩接踵。幺女婿和孙子用手抬起轮椅,儿媳妇、幺女儿和孙媳妇背着大包小包的随行用品,一个行走在前面吆喝开路,另外两个在后面搭把手,嘿呦嘿呦地一步一步向上攀登。几辈人养成的家风,汗水浇灌出来的孝心,在长城上闪光,潮流般涌动的游人,投来了感动和热烈赞许的目光。夜里,一行人在北京城里特别为老奶奶举办了百岁生日宴。
孝心真的不能等待。从北京回来不到一年的时间,李贤清虽然精神状态还不错,但身体有了细微变化,笑时的爽朗劲差了些,撑起的力量也在减弱。但是看着后人都围着自己转,老奶奶还是开心地笑,更忘不了时常用大拇指点赞,用双手比爱心。
那天,一群人围着老奶奶,都想去跟她握握手,沾沾福气,她笑得合不拢嘴。我凑近她的轮椅,贴近她的耳旁,跟她聊一些她记忆中的往事,她的眼睛里突然有光!
我感受到了这光,是幸福的光,夜空中最亮的那一颗星的光芒,饱含着一个跨世纪老人的朴素绽放。我心中感慨万千,根据老奶奶上北京的故事,创作了一首歌词,以此纪念她的北京之行。
百岁奶奶上北京
我的老奶奶
一个满了百岁的老人
清早醒来喊儿孙
说她梦里进了北京城
太阳万丈高
红旗插满天安门
我的老奶奶一个四世同堂的老人
高兴起来喊儿孙
说她想坐高铁上北京
看一眼长城
不枉百岁的人生
圆梦的老奶奶儿孙绕膝坐着轮椅逛北京看见升旗就兴奋
纪念堂里怀念感恩
百岁的老奶奶颐和园里划船行
故宫里留张影
百岁的生日在北京
圆梦的老奶奶
欢欢喜喜幸福满满逛北京满堂儿孙的孝顺
家风带到北京城
百岁的老奶奶
有梦有爱有精神
北京城里好热闹
最爱的还是
天安门太阳升
饮水思源,酌古沿今。老奶奶就是南门百年历史的见证者。如今,远在千里之外的山东寿光蔬菜,在这里传出最新喜讯,崛起的几十个数字化蔬菜大棚,呈现出“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壮美乡村景象。万开达高速公路很快就要从老奶奶的屋后穿过,老奶奶再上北京,就从家门口出发!
(作者系开州籍业余词作家)
一觉睡了多少年
直到现在,界梁山
似乎还不愿意睁开眼
勉强眯开了一条缝
就足以让鸟飞出惊叹
窜跳的猴子,一路叽歪
界梁山,你该是多大的眼
十里花仙沟,船总划个没完
所以理解,抬一下眼皮的艰难
两边分开的山,最窄不到两米宽
关键是眼睑,数百丈峭壁削天
让撑开的眼缝,根本不明显
以至天的眼也得耷拉下来
顾不得光的稀罕,阴沉着脸
和界梁山较着劲赛眯眼
看谁比谁:更细更深更久更远
裁判!是地球上最美的伤痕幽险
还是云缝间,蜿蜒的闪电更领先
——扑哧一声你笑开了颜
说原来,我的小眼睛也那么可爱
(作者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
每次从外面的城市回乡,必须经过盛山,犹如一道只有唯一解题方法的命题。所以,我对于盛山这个名字颇为熟悉。
盛山依附在县城边上,老县城与新城区都是。我家离盛山不近,也不算太远,大概30公里的距离。
初闻盛山其名,是在一本有关地方历史的书上。清咸丰《开县志》引《夔州府志》里记载:“盛山在县北三里,突兀高峰,为县主山。山如盛字,故名。”估计是经过日月打磨,突兀高峰不可见,人口与屋舍不断拓展,距离也没有那么远了。
他们说盛山山形酷似“盛”字,我没看出来。我想,可能只是经过,又或许是“只缘身在此山中”。我没有机会,也没时间和精力,爬到盛山的对面山峰去打量、确认。距离会让人发现美感,因为没有距离,无法发现盛山的外形美。说它伸出去的山头像凤凰头,我也没有看出来。只是看见,山头昂首在那里,什么也不说,什么表情也没有。
刚开始从盛山脚下经过,那时是真正的山脚下,是老县城,是两山夹持的地方;是东河与南河拱卫之处;是有1800年建城历史打磨凝视过的地方。路从老县城中间穿过,明清、民国、现代的房子依盛山而建,密密麻麻、高高矮矮,错落有致,从山脚延伸至山腰。
彼时,县城是在大唐时声名远播的盛山拥卫的老县城。
每每经过,我不禁怀想,盛山为啥会比建城一千多年的老县城有名?
从史料里找到答案,大唐宰相韦处厚曾在开州做刺史,处理公务之余,常喜爱到位于城郊的盛山游玩,以盛山十二处景点为题,创作了组诗《盛山十二景诗》。诗成不久,传入长安,引得韩愈作序,白居易、张籍、元稹等大唐文坛、政坛大咖纷纷唱和,成就了盛山之名。
老县城在“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诗句里发生了巨变。在隆隆的爆破声中,这座有着1800年历史的小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用历史的厚度成就了汉丰湖,新城“呱呱落地”,以崭新的姿态迎客。盛山在此时,似乎有了被遗忘的理由。
春去秋来、四时轮转。我每每回乡,都可以看到汉丰湖遍生涟漪。那湖中涟漪,是老县城在时间的年轮里诉说心语,是时代的脚步争先恐后地走动,是别有一番情趣的景致。
汉丰湖美不美,最有发言权的是长居新城的人。一个偶尔经过的人,就算是有感悟、想抒情,那也是表象的、华而不实的,欠缺深入骨髓、动人心扉的意味。所以,我不能轻易去表达什么。
但盛山,如果我不去深识,会感到惭愧万分。很显然,那是情怀堆放的地方,特别是对于经历过老县城烟火气的人来说。
汉丰湖之上,盛山矮了一个高度,这源于水的柔波隐藏了它部分屹立日月的骨头。
这是时代之变。韦处厚要落寞,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但十二景没地方可去,始终守候在韦处厚的诗句里。
盛山山脚有一个寻盛门,是后人所立。一道长长的石梯陡直而上,那是山体伸展的模样,基本没有做人为的更改和修饰。就那样耿直而爽朗地站立在那里,不识变通和屈就。
遥想当年,韦处厚休沐之际,邀三五文人雅士,一路寻径而上,一袭长衫,手摇蒲扇,向前倾斜着身子,大口喘着粗气,是不是有些微的不潇洒了。
而事实上,心怀对自然的热爱,又当是另一番景趣了。君不见梅溪、胡卢沼、绣衣石、流杯池、隐月岫、琵琶台、盘石磴、桃坞、瓶泉井、茶岭、竹崖、宿云亭释放出的诱惑,韦处厚一边用蒲扇安抚奔跑而出的汗水,一边轻捻须发,稍事沉吟,给盛山置办了千古家业——《盛山十二景诗》。十二个在我们眼里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景点,历经沧海桑田,如今大多隐去真身,已不复千年前诗中意境,但历久弥新、难掩风采,一点不影响人们细嚼个中滋味。
千年时光,山体几经变化,但登盛山,仍有曲径通幽的地方。我是怀着登山探看故城的心意去的,尽管故城早已不再,我也迟到了十五年。从三段陡直的百步梯爬上去,汗水湿透衣衫,呼吸节律已是不匀,但心情却为之一振,眼界亦为之一宽,尽情领略了登高望远的乐趣。并非是我以前没登过高,但山与山不同,情与景各异,心境肯定大不相同。
盛山并不高,但峰峦叠翠、风光绮丽,相对于大开大合的名山大川,颇有“小家碧玉”的味道。但对于老县城来说,是可以一览全城、将家园尽收眼底的地方,是人们茶余饭后呼朋唤友、寻胜探幽的好去处。不然,也不会让韦处厚青睐有加,寄情于此处山水,留下传世千载的吟咏。
站在依山势缠绕的长廊之上,斑驳的人迹有待寻找,就像老县城的点点滴滴一样,徒留追忆。这是时代前行必然呈现的规律。
“高峡平湖”更改了老县城的历史,而彼时诞生的新城、汉丰湖,与盛山之盛相呼应,这是时代奏出的音符,是岁月描绘的画幅。
如今,新城亦有探幽寻盛的好去处。盛山脚下的汉丰湖畔,兴建了开州故城、休闲广场、老关嘴码头、少卿坊,将开州深厚的人文底蕴与秀丽的湖光山色融合在一起,唤醒了千年古城的记忆。汉丰湖的旖旎在碧波荡漾、舟楫往来、红花绿树、白鹭翩跹之间,它与新城缠绵相依,构成了“湖在城中、城在山中、人在山水中”的美丽画卷。这算不算盛山所收获的另一“盛”呢?
“汉中之郡,盛山所里。”盛山是开州历史人文聚集地,盛山文化是开州历史文化长卷中最灿烂、最瑰丽的缩影。在我看来,盛山之盛,是故城历代人的情怀所致,以山之盛寓城之盛。《隋志》记载开州:“水陆所辏,货殖所萃”,可见彼时境况。山观故城盛行烟火,朝代与人物新旧更替;人观山之葱绿葳蕤,随四季更换着装,情愫藤蔓相互缠结,是为大盛。
越后亦然。这是我每回一次乡必须深情呼喊它一次的理由,是我每每说一声“我回来了”的情结。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尽管大雪纷飞,寒风呼啸,
却挡不住新年那兴奋的大脚,
他一步一步向我们走来,
一路闪着迷人的甜笑……
故乡的河开始在我们胸中荡漾,
沉寂已久的心怀泛起春潮,
我们的眼神也变得明亮,
已看清屋檐下那火红的辣椒……
孝敬父母的礼品已经买好,
叮嘱弟妹的话也打了腹稿,
为了这一年一次的团聚,
我们数了三百六十五个破晓……
我们开始一点点抹去脸上的羞色,
让亲人欣赏我们质朴的原貌;
我们开始洗去身上的尘垢,
尽情投入爱人的怀抱……
回家过年了,回家过年了!
我们向苍天大地放一挂鞭炮,
驱走那漫长的思乡苦愁,
紧紧搂住人间这难得的热闹!
(作者系湖北作家协会会员)
山园
云色疏疏近午天,人家三五各炊烟。
小园四面青围久,斫罢秋禾始觉宽。
暑夜
暑热拼将薄扇驱,桑麻闲话夜窗虚。
儿童但爱星灯好,自捉流萤不读书。
掘鳅
冬月鳅藏田水干,仍留气孔指来圆。
掘将养在西窗下,已被狸奴数窃鲜。
以谷歌地图搜家
漠漠晴天飞白云,山深六月邈难寻。
白云犹是朝夕改,漫想晨烟和暮曛。
余每乞家翁种果树
家翁勤种青蔬好,久乞树梅才数枝。
非爱小园三五寸,汝归每不值春时。
一三年春归家与父挖笋
蜀客幽居小竹林,天公岁例赐龙孙。
此身知向尘廛老,犹赦数竿期满园。
(作者现居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鲁迅先生在《祝福》一文中写道:“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在我的记忆中,儿时的我们欢欢喜喜过大年的感觉,是从父亲燃起一堆红红火火的柴火开始的。那堆父亲精心打造出的温暖红火的柴火,不仅告诉我们诱人的新年近了,也带来了无穷无尽的乐趣。
那时候,每到新年临近,父亲总会在堂屋门口架起一堆旺旺的柴火。父亲是个有心之人,在那个连烧锅草都很匮乏的年代,靠着平时日积月累,竟然攒起一堆整齐又美观的柴火:长短相当、粗细适中。随着旧年一天天逝去,新年一步步临近,父亲会选择一个恰当的日子,把积攒了一年的柴火搬出来,用心地搭好架子,然后生火燃着,这些柴火会一直燃烧到新年过后。由于这些柴火用料讲究,所以烟少火旺,而且耐烧,其中那些松树枝和香椿树枝燃烧时还会散发出好闻的清香。
父亲又是个热情好客的人,每当燃着了柴火,他总会大声吆喝左邻右舍来我家烤火取暖。大人们围火谈天,我们这些孩子却忙着“围火制吃”。我们一边在火塘里埋入大小不一的红薯、土豆,一边将废旧铁皮制成烧烤盘,用来烤花生、黄豆和玉米。最难忘的就是烤玉米,只听砰砰声此起彼落,一粒粒金黄圆润的玉米瞬间变成一颗颗香浓酥脆的爆米花。须臾间,花生香了,黄豆焦了,埋在灰烬中的红薯、土豆也皮焦肉软了,小伙伴吃着亲手炮制的美食,真可谓香在嘴里、甜到心间……
当我们围着父亲的柴火堆暖手暖脚、烧烤着香甜可口的小吃时,新年就随着母亲忙碌的身影悄悄临近了。母亲最先做的是各色糖点,糖是母亲用大麦芽和红薯熬制成的,甘甜而芬芳。她把粘稠的红薯糖放进大铁锅里熬化,顿时满屋子弥漫着诱人的甜香,馋得我们大声快速地吸动着鼻翼。接下来母亲把早就晒干炒焦的饭粒,掺入糖稀,等二者充分混合后,母亲双手用力地把米糖团成小球状,这样,一盘盘为新年而做的糖点——炒米糖就诞生了。母亲做的炒米糖十分香甜可口,我们即便很馋,也不会多吃,不是舍不得吃,而是留着肚子等母亲做更好吃的花生糖和芝麻糖。和炒米糖做法差不多,母亲分别把炒出焦香味的花生米和芝麻掺入熬化的糖稀里搅拌,然后倒在桌面或模具中,用擀面杖用力地碾压紧实,最后切成厚薄适中的条片状。稍稍冷却,捏一片放入嘴中,咬上一口,真是道不尽的香甜脆爽!
做好糖点,母亲便开始烧制“大菜”。所谓烧制“大菜”就是把早已腌好晒干,让人眼馋口馋了一个冬天的鸡鹅鸭鱼猪牛羊等肉食,放到一张大铁锅里,卤、烩、炖、烧,制成半成品,等到除夕年夜饭时再细加工一番,然后盛盘上桌。当第一缕馋人的肉香飘到父亲的柴火堆时,我们兄妹几人顿时像饥饿的小鸟飞向粮仓一样,哗啦啦地扑进母亲的灶间,围着忙碌的母亲转个不停。心知肚明的母亲时不时给这个递一根骨头,给那个嘴里塞一块肉。即便如此,远不能解馋的我们还是趁着母亲转身之际快速地偷拽一块肉塞入嘴中。若被逮个正着,母亲就会嗔怒道:“明天就吃年夜饭了,看不把你撑个够!”挨了母亲的训斥,我们就恋恋不舍地离开溢满香气的灶间,又围到了父亲的柴火堆旁,一边吮吸着沾满油水的手指,一边在心里巴望着除夕快快到来,好把那些好吃的吃个够……
时光如流水,岁月匆匆过。弹指间,几十年的光阴倏忽而逝。然而,时光不再,情怀依旧。每到岁末年尾,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父亲堂屋门口为家人和乡邻的那堆温暖红火的柴火,怀念母亲在热气氤氲的灶间精心烹制的香甜诱人的年味大餐。或许,这追忆的,就是一去永不回的纯真烂漫的少年时光;这怀念的,就是长长久久氤氲在游子心头的丝丝缕缕浓浓淡淡的乡愁味道……
(作者现居上海市嘉定区)
山是思想,水是感情。家乡3963平方公里的山山水水,滋养了170万帅乡儿女,在我们心中播下了永恒的乡音、乡情、乡愁与乡恋。为进一步汇聚共建家乡的磅礴力量,更加充分激发广大开州在外人员反哺家乡的热情和创新创业活力,凝心聚力加快推进“一极两大三区”现代化新开州建设,即日起本报推出“乡情文艺”副刊专栏,刊发开州在外人员围绕“乡音·乡情·乡愁·乡恋”主题,结合城市变化、美丽乡村、民俗文化、景观风物、生态建设等内容创作的“乡情文艺”作品,展现家乡山水之美、人文之美、和谐之美、奋进之美,畅谈对家乡的感想感怀和对家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憧憬。敬请期待!
幸福的光
■ 谭德成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这是老少皆知的谚语,说的是冬至以后的天气情况。今年数九以来,天气倒不是很寒冷,南门镇辽阔的平坝子被一片迎春的暖意覆盖着,薄薄的晨雾缭绕,潺潺的河水流淌,山峦如黛,新村如画。弥漫着甘蔗甜味的村落,夹杂着酒的醇香,一缕乡愁随着袅袅炊烟缓缓升起。
一提起南门,大家都知道南门红糖,这是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蜚声大江南北,祖传的手工艺,十八道程序道道讲究,熬制的红糖柔软沙糯,香甜在唇齿间。其实,除了红糖以外,南门的米茶、白酒也是上好的特色产品,祖祖辈辈的南门老百姓以独有的智慧和精湛的手艺,生产的美食,让大家饱了口福。
那天我来到曾经的烂井沟、如今镇西村的一个农家院落。晨雾散去,阳光透过树梢,一地暖和的祥光,流水花开,鸡鸣犬吠。几树桔灯点缀着的时光里,一位慈祥的老奶奶坐在轮椅上,望着案板上刚刚宰杀的年猪,翘着嘴角,伸出两个大拇指点赞,又比划了个爱心手势,抿着嘴笑。四世同堂的子孙们像掉进蜜罐似的,也跟着开心地笑起来,陶醉在当下幸福满满的年景里。
老奶奶名叫李贤清,出生于1923年,百岁出头的她,膝下七个子女。年轻时,凭着一手竹编和藤编手艺,拉扯着一大家子。她编织的竹席、藤椅,送到当年的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长江码头杨家街口市场,再辗转卖到全国各地。如今颐养天年的她,一身火红舒适的洁净衣装,洋溢着过年的喜气。虽然有间歇性的迷糊,但精气神满满,笑起来像是菊花开满脸庞,拉起家常来,滔滔不绝,笑口常开,窖藏在记忆深处的那些人和事,一点都没有忘记。
去年生日的前些天,她冒出了一句让家人惊讶不已的话:“我要去北京!”这句话,触动了儿孙们。大家心里都明白,老人家这个梦想肯定是早年就有的,无论如何都帮助她实现愿望。接着,一大家子人排除各种风险和顾虑,顺利启程。李贤清坐着轮椅,由七十五岁的儿媳妇、花甲之年的幺女儿幺女婿以及年近五十的孙子孙媳妇一路陪伴着,从万州乘坐动车上了北京。
陪着去北京的家人们,至今说起这件事,个个脸上还挂满激动和自豪,如数家珍地讲述一路的感慨和幸福!
第一个行程是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李贤清凌晨三点起床,有点激动,半眯着眼睛,一个一个地喊后人的名字,催促他们赶快出门。当嘹亮的国歌声响起,五星红旗飘扬在喷薄而出的霞光里那一刻,她也把右手轻轻举起,目不转睛地凝望着。接着,她前往毛主席纪念堂,把嘴巴贴近后人的耳朵轻声说道:“毛主席是我们的大救星、大恩人……”说着用手抹了抹眼泪。当天,她还去了故宫,一天下来虽然行色匆匆,但老奶奶精神饱满,还有些亢奋。
特别让我感动的是,他们一家人居然抬着坐轮椅的李贤清爬长城。那天天气非常好,长城上游客摩肩接踵。幺女婿和孙子用手抬起轮椅,儿媳妇、幺女儿和孙媳妇背着大包小包的随行用品,一个行走在前面吆喝开路,另外两个在后面搭把手,嘿呦嘿呦地一步一步向上攀登。几辈人养成的家风,汗水浇灌出来的孝心,在长城上闪光,潮流般涌动的游人,投来了感动和热烈赞许的目光。夜里,一行人在北京城里特别为老奶奶举办了百岁生日宴。
孝心真的不能等待。从北京回来不到一年的时间,李贤清虽然精神状态还不错,但身体有了细微变化,笑时的爽朗劲差了些,撑起的力量也在减弱。但是看着后人都围着自己转,老奶奶还是开心地笑,更忘不了时常用大拇指点赞,用双手比爱心。
那天,一群人围着老奶奶,都想去跟她握握手,沾沾福气,她笑得合不拢嘴。我凑近她的轮椅,贴近她的耳旁,跟她聊一些她记忆中的往事,她的眼睛里突然有光!
我感受到了这光,是幸福的光,夜空中最亮的那一颗星的光芒,饱含着一个跨世纪老人的朴素绽放。我心中感慨万千,根据老奶奶上北京的故事,创作了一首歌词,以此纪念她的北京之行。
百岁奶奶上北京
我的老奶奶
一个满了百岁的老人
清早醒来喊儿孙
说她梦里进了北京城
太阳万丈高
红旗插满天安门
我的老奶奶一个四世同堂的老人
高兴起来喊儿孙
说她想坐高铁上北京
看一眼长城
不枉百岁的人生
圆梦的老奶奶儿孙绕膝坐着轮椅逛北京看见升旗就兴奋
纪念堂里怀念感恩
百岁的老奶奶颐和园里划船行
故宫里留张影
百岁的生日在北京
圆梦的老奶奶
欢欢喜喜幸福满满逛北京满堂儿孙的孝顺
家风带到北京城
百岁的老奶奶
有梦有爱有精神
北京城里好热闹
最爱的还是
天安门太阳升
饮水思源,酌古沿今。老奶奶就是南门百年历史的见证者。如今,远在千里之外的山东寿光蔬菜,在这里传出最新喜讯,崛起的几十个数字化蔬菜大棚,呈现出“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壮美乡村景象。万开达高速公路很快就要从老奶奶的屋后穿过,老奶奶再上北京,就从家门口出发!
(作者系开州籍业余词作家)
我在花仙峡等你
■ 蜀乾尔
一觉睡了多少年
直到现在,界梁山
似乎还不愿意睁开眼
勉强眯开了一条缝
就足以让鸟飞出惊叹
窜跳的猴子,一路叽歪
界梁山,你该是多大的眼
十里花仙沟,船总划个没完
所以理解,抬一下眼皮的艰难
两边分开的山,最窄不到两米宽
关键是眼睑,数百丈峭壁削天
让撑开的眼缝,根本不明显
以至天的眼也得耷拉下来
顾不得光的稀罕,阴沉着脸
和界梁山较着劲赛眯眼
看谁比谁:更细更深更久更远
裁判!是地球上最美的伤痕幽险
还是云缝间,蜿蜒的闪电更领先
——扑哧一声你笑开了颜
说原来,我的小眼睛也那么可爱
(作者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
藤蔓缠结故相依
■ 泥文
每次从外面的城市回乡,必须经过盛山,犹如一道只有唯一解题方法的命题。所以,我对于盛山这个名字颇为熟悉。
盛山依附在县城边上,老县城与新城区都是。我家离盛山不近,也不算太远,大概30公里的距离。
初闻盛山其名,是在一本有关地方历史的书上。清咸丰《开县志》引《夔州府志》里记载:“盛山在县北三里,突兀高峰,为县主山。山如盛字,故名。”估计是经过日月打磨,突兀高峰不可见,人口与屋舍不断拓展,距离也没有那么远了。
他们说盛山山形酷似“盛”字,我没看出来。我想,可能只是经过,又或许是“只缘身在此山中”。我没有机会,也没时间和精力,爬到盛山的对面山峰去打量、确认。距离会让人发现美感,因为没有距离,无法发现盛山的外形美。说它伸出去的山头像凤凰头,我也没有看出来。只是看见,山头昂首在那里,什么也不说,什么表情也没有。
刚开始从盛山脚下经过,那时是真正的山脚下,是老县城,是两山夹持的地方;是东河与南河拱卫之处;是有1800年建城历史打磨凝视过的地方。路从老县城中间穿过,明清、民国、现代的房子依盛山而建,密密麻麻、高高矮矮,错落有致,从山脚延伸至山腰。
彼时,县城是在大唐时声名远播的盛山拥卫的老县城。
每每经过,我不禁怀想,盛山为啥会比建城一千多年的老县城有名?
从史料里找到答案,大唐宰相韦处厚曾在开州做刺史,处理公务之余,常喜爱到位于城郊的盛山游玩,以盛山十二处景点为题,创作了组诗《盛山十二景诗》。诗成不久,传入长安,引得韩愈作序,白居易、张籍、元稹等大唐文坛、政坛大咖纷纷唱和,成就了盛山之名。
老县城在“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诗句里发生了巨变。在隆隆的爆破声中,这座有着1800年历史的小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用历史的厚度成就了汉丰湖,新城“呱呱落地”,以崭新的姿态迎客。盛山在此时,似乎有了被遗忘的理由。
春去秋来、四时轮转。我每每回乡,都可以看到汉丰湖遍生涟漪。那湖中涟漪,是老县城在时间的年轮里诉说心语,是时代的脚步争先恐后地走动,是别有一番情趣的景致。
汉丰湖美不美,最有发言权的是长居新城的人。一个偶尔经过的人,就算是有感悟、想抒情,那也是表象的、华而不实的,欠缺深入骨髓、动人心扉的意味。所以,我不能轻易去表达什么。
但盛山,如果我不去深识,会感到惭愧万分。很显然,那是情怀堆放的地方,特别是对于经历过老县城烟火气的人来说。
汉丰湖之上,盛山矮了一个高度,这源于水的柔波隐藏了它部分屹立日月的骨头。
这是时代之变。韦处厚要落寞,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但十二景没地方可去,始终守候在韦处厚的诗句里。
盛山山脚有一个寻盛门,是后人所立。一道长长的石梯陡直而上,那是山体伸展的模样,基本没有做人为的更改和修饰。就那样耿直而爽朗地站立在那里,不识变通和屈就。
遥想当年,韦处厚休沐之际,邀三五文人雅士,一路寻径而上,一袭长衫,手摇蒲扇,向前倾斜着身子,大口喘着粗气,是不是有些微的不潇洒了。
而事实上,心怀对自然的热爱,又当是另一番景趣了。君不见梅溪、胡卢沼、绣衣石、流杯池、隐月岫、琵琶台、盘石磴、桃坞、瓶泉井、茶岭、竹崖、宿云亭释放出的诱惑,韦处厚一边用蒲扇安抚奔跑而出的汗水,一边轻捻须发,稍事沉吟,给盛山置办了千古家业——《盛山十二景诗》。十二个在我们眼里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景点,历经沧海桑田,如今大多隐去真身,已不复千年前诗中意境,但历久弥新、难掩风采,一点不影响人们细嚼个中滋味。
千年时光,山体几经变化,但登盛山,仍有曲径通幽的地方。我是怀着登山探看故城的心意去的,尽管故城早已不再,我也迟到了十五年。从三段陡直的百步梯爬上去,汗水湿透衣衫,呼吸节律已是不匀,但心情却为之一振,眼界亦为之一宽,尽情领略了登高望远的乐趣。并非是我以前没登过高,但山与山不同,情与景各异,心境肯定大不相同。
盛山并不高,但峰峦叠翠、风光绮丽,相对于大开大合的名山大川,颇有“小家碧玉”的味道。但对于老县城来说,是可以一览全城、将家园尽收眼底的地方,是人们茶余饭后呼朋唤友、寻胜探幽的好去处。不然,也不会让韦处厚青睐有加,寄情于此处山水,留下传世千载的吟咏。
站在依山势缠绕的长廊之上,斑驳的人迹有待寻找,就像老县城的点点滴滴一样,徒留追忆。这是时代前行必然呈现的规律。
“高峡平湖”更改了老县城的历史,而彼时诞生的新城、汉丰湖,与盛山之盛相呼应,这是时代奏出的音符,是岁月描绘的画幅。
如今,新城亦有探幽寻盛的好去处。盛山脚下的汉丰湖畔,兴建了开州故城、休闲广场、老关嘴码头、少卿坊,将开州深厚的人文底蕴与秀丽的湖光山色融合在一起,唤醒了千年古城的记忆。汉丰湖的旖旎在碧波荡漾、舟楫往来、红花绿树、白鹭翩跹之间,它与新城缠绵相依,构成了“湖在城中、城在山中、人在山水中”的美丽画卷。这算不算盛山所收获的另一“盛”呢?
“汉中之郡,盛山所里。”盛山是开州历史人文聚集地,盛山文化是开州历史文化长卷中最灿烂、最瑰丽的缩影。在我看来,盛山之盛,是故城历代人的情怀所致,以山之盛寓城之盛。《隋志》记载开州:“水陆所辏,货殖所萃”,可见彼时境况。山观故城盛行烟火,朝代与人物新旧更替;人观山之葱绿葳蕤,随四季更换着装,情愫藤蔓相互缠结,是为大盛。
越后亦然。这是我每回一次乡必须深情呼喊它一次的理由,是我每每说一声“我回来了”的情结。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过年啦
■ 汤礼春
尽管大雪纷飞,寒风呼啸,
却挡不住新年那兴奋的大脚,
他一步一步向我们走来,
一路闪着迷人的甜笑……
故乡的河开始在我们胸中荡漾,
沉寂已久的心怀泛起春潮,
我们的眼神也变得明亮,
已看清屋檐下那火红的辣椒……
孝敬父母的礼品已经买好,
叮嘱弟妹的话也打了腹稿,
为了这一年一次的团聚,
我们数了三百六十五个破晓……
我们开始一点点抹去脸上的羞色,
让亲人欣赏我们质朴的原貌;
我们开始洗去身上的尘垢,
尽情投入爱人的怀抱……
回家过年了,回家过年了!
我们向苍天大地放一挂鞭炮,
驱走那漫长的思乡苦愁,
紧紧搂住人间这难得的热闹!
(作者系湖北作家协会会员)
故乡诗一组
■ 徐世才
山园
云色疏疏近午天,人家三五各炊烟。
小园四面青围久,斫罢秋禾始觉宽。
暑夜
暑热拼将薄扇驱,桑麻闲话夜窗虚。
儿童但爱星灯好,自捉流萤不读书。
掘鳅
冬月鳅藏田水干,仍留气孔指来圆。
掘将养在西窗下,已被狸奴数窃鲜。
以谷歌地图搜家
漠漠晴天飞白云,山深六月邈难寻。
白云犹是朝夕改,漫想晨烟和暮曛。
余每乞家翁种果树
家翁勤种青蔬好,久乞树梅才数枝。
非爱小园三五寸,汝归每不值春时。
一三年春归家与父挖笋
蜀客幽居小竹林,天公岁例赐龙孙。
此身知向尘廛老,犹赦数竿期满园。
(作者现居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儿时的年味
■ 胡兆喜
鲁迅先生在《祝福》一文中写道:“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在我的记忆中,儿时的我们欢欢喜喜过大年的感觉,是从父亲燃起一堆红红火火的柴火开始的。那堆父亲精心打造出的温暖红火的柴火,不仅告诉我们诱人的新年近了,也带来了无穷无尽的乐趣。
那时候,每到新年临近,父亲总会在堂屋门口架起一堆旺旺的柴火。父亲是个有心之人,在那个连烧锅草都很匮乏的年代,靠着平时日积月累,竟然攒起一堆整齐又美观的柴火:长短相当、粗细适中。随着旧年一天天逝去,新年一步步临近,父亲会选择一个恰当的日子,把积攒了一年的柴火搬出来,用心地搭好架子,然后生火燃着,这些柴火会一直燃烧到新年过后。由于这些柴火用料讲究,所以烟少火旺,而且耐烧,其中那些松树枝和香椿树枝燃烧时还会散发出好闻的清香。
父亲又是个热情好客的人,每当燃着了柴火,他总会大声吆喝左邻右舍来我家烤火取暖。大人们围火谈天,我们这些孩子却忙着“围火制吃”。我们一边在火塘里埋入大小不一的红薯、土豆,一边将废旧铁皮制成烧烤盘,用来烤花生、黄豆和玉米。最难忘的就是烤玉米,只听砰砰声此起彼落,一粒粒金黄圆润的玉米瞬间变成一颗颗香浓酥脆的爆米花。须臾间,花生香了,黄豆焦了,埋在灰烬中的红薯、土豆也皮焦肉软了,小伙伴吃着亲手炮制的美食,真可谓香在嘴里、甜到心间……
当我们围着父亲的柴火堆暖手暖脚、烧烤着香甜可口的小吃时,新年就随着母亲忙碌的身影悄悄临近了。母亲最先做的是各色糖点,糖是母亲用大麦芽和红薯熬制成的,甘甜而芬芳。她把粘稠的红薯糖放进大铁锅里熬化,顿时满屋子弥漫着诱人的甜香,馋得我们大声快速地吸动着鼻翼。接下来母亲把早就晒干炒焦的饭粒,掺入糖稀,等二者充分混合后,母亲双手用力地把米糖团成小球状,这样,一盘盘为新年而做的糖点——炒米糖就诞生了。母亲做的炒米糖十分香甜可口,我们即便很馋,也不会多吃,不是舍不得吃,而是留着肚子等母亲做更好吃的花生糖和芝麻糖。和炒米糖做法差不多,母亲分别把炒出焦香味的花生米和芝麻掺入熬化的糖稀里搅拌,然后倒在桌面或模具中,用擀面杖用力地碾压紧实,最后切成厚薄适中的条片状。稍稍冷却,捏一片放入嘴中,咬上一口,真是道不尽的香甜脆爽!
做好糖点,母亲便开始烧制“大菜”。所谓烧制“大菜”就是把早已腌好晒干,让人眼馋口馋了一个冬天的鸡鹅鸭鱼猪牛羊等肉食,放到一张大铁锅里,卤、烩、炖、烧,制成半成品,等到除夕年夜饭时再细加工一番,然后盛盘上桌。当第一缕馋人的肉香飘到父亲的柴火堆时,我们兄妹几人顿时像饥饿的小鸟飞向粮仓一样,哗啦啦地扑进母亲的灶间,围着忙碌的母亲转个不停。心知肚明的母亲时不时给这个递一根骨头,给那个嘴里塞一块肉。即便如此,远不能解馋的我们还是趁着母亲转身之际快速地偷拽一块肉塞入嘴中。若被逮个正着,母亲就会嗔怒道:“明天就吃年夜饭了,看不把你撑个够!”挨了母亲的训斥,我们就恋恋不舍地离开溢满香气的灶间,又围到了父亲的柴火堆旁,一边吮吸着沾满油水的手指,一边在心里巴望着除夕快快到来,好把那些好吃的吃个够……
时光如流水,岁月匆匆过。弹指间,几十年的光阴倏忽而逝。然而,时光不再,情怀依旧。每到岁末年尾,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父亲堂屋门口为家人和乡邻的那堆温暖红火的柴火,怀念母亲在热气氤氲的灶间精心烹制的香甜诱人的年味大餐。或许,这追忆的,就是一去永不回的纯真烂漫的少年时光;这怀念的,就是长长久久氤氲在游子心头的丝丝缕缕浓浓淡淡的乡愁味道……
(作者现居上海市嘉定区)